schiff 发表于 2006-10-23 11:17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老树逢春开新花


QUAD 11L扬声器


文·【谭泽江】




提起英国老牌名厂QUAD,相信大家马上联想起其脍炙人口的静电扬声器。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发烧友还在使用半个世纪前QUAD的第一代ESL静电扬声器。原因是它的音质纯净、准确、优雅、细致,打算抱着QUAD ESL听过世的发烧友也大有人在。


近年来,QUAD亦开始生产传统式扬声器,L系列是它的最新力作。
11L是L系列中,最小的一对二路分音书架型扬声器。它采用了一只直径25mm布质高音单元,以及一只直径125mm的Kevlar中低音单元。Kevlar是一种质地坚硬、重量轻的合成纤维,配以QUAD手工绕制的高灵敏度线圈,及高效率的磁路设计,对中低频的重现与控制更佳。


QUAD 11L的频率响应为45Hz至24kHz,阻抗为6 ohms,灵敏度为86dB。由于它的灵敏度较低,因此在测试时,使用了输出较高的法国Atoll IN 100合并式扩音机,它的输出功率为每声道100W。


QUAD 11L可以使用双线分音,这也是近二、三十年来,发烧友所普遍采用的一种连接方式。但我在测试QUAD 11L时,却放弃使用双线分音的方式,改而采用Harmonix MAX-Jumper Cable。它的效果比双线分音更佳,能够令高音单元发挥出真正的潜力,正在使用双线分音的读者绝不容错过,详细测试报告请参阅第45期《视听艺术》,在此不再赘述。


测试QUAD 11L时,音源采用了“数码金三角,所有讯号线、喇叭线、数码线、电源线清一色是Harmonix顶级产品。如此大阵仗来测试一对只售$899的书架型扬声器,也算对得起它了。如果它的表现依然欠佳,就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与人无尤。以上述器材配搭QUAD 11L的好处是,能够让它尽情发挥,测试的结果也更为准确。


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扬声器的音质都有一个共同点——含蓄、阴柔甚至晦暗。但最近听了新一代的英国扬声器,如:Wharfedale Pacific Evolution系列及QUAD的L系列后,发现传统的“英国声”已经有所改变,新一代英国扬声器居然具有“辣妹”性格。


QUAD 11L的音响明亮开扬,声音也较前。传统英国扬声器的中频较厚、较钝,而QUAD 11L的中频则较薄,但却更通透,瞬态也更快。无论听蔡琴的“渡口”、“恰似你的温柔”或Laura Fygi的Besame Mucho。人声依然保持英国扬声器一贯的温柔娇气,但声音则更为通透。


刚才提到QUAD 11L具有“辣妹”性格,绝无贬意。主要是指它的音响一反传统英国扬声器的含蓄、阴柔甚至晦暗。QUAD 11L的音响非常开扬,高频的延伸出色!听Besame Mucho的六弦琴引子,琴声晶莹剔透,颗粒清晰,清脆异常!


QUAD 11L与传统英国扬声器大异其趣的是,它的音响热力四射!听铜管乐五重奏Papa's Got A Brand New Bag,音响很前,充满了官感的刺激,结像清晰到可以数人头!QUAD 11L听铜管乐特别清脆,开扬、有逼力而又不会刺耳。


既然QUAD 11L是一对活力四射的扬声器,爵士乐当然是非听不可!于是翻箱倒柜,找出尘封已久的珍藏——When Alto Was King(欲知这张CD如何威水,请参阅《视听艺术》网页www.avmagazine.com)。


以往用英国书架型扬声器听When Alto Was King,总觉得搔不到痒处,小家碧玉型的音响,就是少了临门一脚。但QUAD 11L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它充满了活力,低音提琴的弹跳力惊人,低频的音粒清晰,套鼓的鼓点火力密集,瞬态迅速。


除了声音的表现出色之外,QUAD 11L音箱之精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它采用钢琴木的烤漆方式,烤漆高达七层之多!每一层烤漆都得打磨抛光,因此每只音箱得费时七天才能完成烤漆的工序!论制作及表现,一对钢琴木的QUAD 11L只售$899,许多粗制滥造的垃圾扬声器,接下来相信只有挨打的份,恐怕日子难过矣!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3 11:18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老易谈雨果

文·【范彩英】


虽然已久闻其名,但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老易。在Taylor乐器专卖店里,正在摆弄据说是最新的电脑作曲机,老易的身材不大,精神很好,跟照片上的没什么区别。见到我们,打了个招呼,问声好,就介绍起面前的这台新武器——作曲、编曲、配低音等等,都能在这上面搞掂,很实用,也不贵,真不错!第一个感觉,老易挺平易近人的。


问他此行有何贵干,老易说只是来开会,顺便买些玩具——专业录音器材以及古董相机之类。没想到老易还挺风趣的,我刚这么说,他就正色道:“你还没有看过我录音的时候,我的每个员工看到我都怕,他们一有什么不对,摆错位啦,音不准啦,我一听就知道,马上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老易的金耳朵,素来闻名已久,如今老易就在面前,笔者自然不会放过取经的良机。可是没想到,老易还挺“好练”的,只微微一笑,把身体往后一靠,软绵绵的一句“天生的”,就把我的问题给弹到十丈开外。


先前在乐器店,老易在试麦,我在一旁凑热闹,老易把耳机向我一递,叫我听听几个麦之间有什么不同,我只当作玩玩,顺手就接了过来,没想到,不管我怎样听来听去,就只是有那么点不同,却怎么也讲不出不同在哪里。老易就指着那些麦:“这个声音比较柔,这个比较硬,这个低音强......一听就听出来了,怎么会一样呢?”说真的,此时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幸好老易善解人意,马上又打圆场:“多听听,这需要训练,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听出来了。”


后来谈到他的工作时,老易说其实他最讨厌的就是剪辑,同一个旋律要听五、六遍,甚至十几遍,再动听的音乐都听烂了,还要听杂音、听音准、要加油添醋......问他为什么不叫助手帮忙,他说以前也曾经有两个不错的助手,但是因为移民之类的问题,就走了,现在也有助手,可是碰到复杂的,还是要他亲自出马。


做剪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懂音乐,会看总谱,要有一对金耳朵,要细心、耐心,还要会电脑,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经验。所以即便是在广电学院学了三、四年,要想胜任这份工作,没有再多几年的磨练,也做不下来。老易当年也是自己做了很多录音,所以事实上归纳下来,除了天赋,除了对音乐的喜爱,老易也做了不少磨练,才练就了这副金耳朵,成就了雨果今天的这番事业。


话说当年,老易还是小易的时候,当过乐团的专业乐手,当过指导员,甚至还做过行政人员。这期间,他对录音一直情有独钟,给自己的乐团录,也给其他的乐团录,录了拿去发表。直到有一天,他录的古琴,没有人愿意拿去做成唱片发行。他找了很多大的唱片公司,可是人家理都不理,偶尔有表示感兴趣的,也只是说,录得很好,但不会有市场,所以爱莫能助。而当时市面上世界级的华乐唱片作品,几乎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凭着对华乐、对录音的执着追求,以及平日的积累,老易决定自己来做,于是雨果的第一步就这样开始了。至于Hugo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有伍的英文名,按照发音翻成中文,就是雨果——雨水灌溉,结出丰硕的果实,挺有味道的一个名字,不过跟法国的大文豪雨果,就一点关系都扯不上了。


事实证明,真正好的、优秀的华乐作品还是有人喜欢、有市场的。如今雨果的作品相当受欢迎,尤其是奇异果系列,吸引了大批有品味的大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证明,也正符合老易想要将华乐发扬光大的初衷。


这么多年来,雨果录了这么多作品,相信在录音的过程中,肯定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事情,就问老易有何难忘的事情。老易摇摇头,太多太多了,有时是音乐令人很震撼,有时是歌手令人印象深刻,有时是录制的过程充满酸甜苦辣,令人记忆犹新,有时则是作品出来以后,整体效果令人十分满意,过耳难忘......总之是数不清了。


既然多到数不清,那就先说说最近的吧,我提议。于是,老易开始讲述上个月,在北京刚刚录制完成的一个录音。这个录音的主角是一位年仅13岁的小女孩杨天娲,而她表演的内容则是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老易十分严肃地说,帕格尼尼的24首不是每个学小提琴的都能拉得下来的,技巧难度极高。小天娲二月还要举办她的个人独奏会,这在小提琴史上可能还绝无仅有!之前被誉为神童的米多雷,是在18岁时完成帕格尼尼24首的,俄罗斯的神童拉宾也是14岁才做到的,因此很有可能,小天娲已经打破世界记录,不过目前还在查询中。


更难能可贵的是,老易特别强调,小天娲拉得很大气,一点都不吃力,甚至还游刃有余,完全不象小孩子,简直是突破性的、有如天方夜谭般地神奇!因而,录制的过程相当顺利,才两天,就完成了。天娲目前已与多个大乐团合作协奏曲,老易希望她也能来新加坡表演。


前不久,老易还和台湾合作搞了一张DVD,叫《大黄河》。不过老易对Video的形式似乎兴趣不大,也不想做太多这方面的尝试,倒是对CD加摄影的形式情有独钟。比如前不久,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交界处的中甸录制的藏东民歌,老易就打算把它做成这种形式的。


讲到中甸录音的故事,老易兴味颇浓。他说事先并没有带很多器材,去到那边,一个21岁,完全没有受过任何声乐训练的民间女歌手,乐感奇好,音色极美,音域幅度非常的大,带去的B & K麦克风,她站在三米远处唱,破;五米、六米处,破;七米、八米还是破;一直到十米处,才不再破了,让他大跌眼镜!老易形容她的歌声,如同一块天然的玉一般,纯极了,非常富有感染力,让人闻之动容。其他还有一些民歌手,表演了锅庄、弦子等民族歌舞,都十分朴实、感人。此次去中甸,老易还拍了许多照片,也包括这些民歌手。那里优美的景色,人们淳朴的眼神、笑容,令老易念念不忘,因此他决心把这张专集做成CD加摄影集的形式。不仅如此,老易还打算将这些民歌,重新编曲,做成World Music专辑。而CD加摄影集的香格里拉藏族民歌CD即将面市,到时发烧友们就可以边听音乐,边欣赏风景,还可一睹歌手的风采。到时基本上会有50张照片,做成CD的尺寸,与CD一起发售,定价会比一般CD贵五、六元左右,但绝对是物有所值。这无疑是一种好的尝试,如果反应好的话,老易很有兴趣出多一点类似CD加摄影集的专辑,比如以前出版过的《江南丝竹》,他手上就有很多江南水乡的照片,集结成册,配合CD就可重新出版。所有的照片都是老易的亲手力作,这下,喜欢Hugo的发烧友不仅有耳福,还有眼福了。


除了出CD,今后一段时间内,老易还想要做些什么呢?


老易想出书!


先要把他主持的电台节目“老易谈雨果”中的名家访谈编辑成书,其中有些访问过的名人,如吴兆基、彭修文、黄虹等已经去世,把这些珍贵的资料进行整理出版,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是事。如果顺利的话,这本书将在今年年中出版,书按中西乐,分成两册。至于内容,老易说以写实为主,不想做太多文学上的修饰,老易自嘲不是文人,不会文邹邹的,但不可否认,其实真实是最感人的。


接下来则想出版个人的摄影专集。这么多年,老易走南闯北,到了不少地方,也拍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几乎可以说是老易这么多年风雨历程的缩影,也是见证。苦也苦过,乐也乐过,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老易还想出的一本书是《雨果奇异录》,好玩的、好笑的、涩的、甜的、名人骂雨果的、老易骂别人的,统统收入进去,尽是真实的故事。不过,这本书可能还要等上很久。


问老易,工作这么忙,你哪有那么多时间?老易却只是轻描淡写,他这样描述他的日常工作生活:早上起来,两片面包,一杯奶茶;然后开始工作,先是处理E-mail、文件,11点多,就开始做剪辑、混音;下午又是E-mail、文件、剪辑、混音;还有常规性的就是每天一篇网上日记(www.hugocd.com),每周一次深圳、一次电台节目,每月至少为期四、五天的出差.....尽管日程安排得这样紧,老易却还自诩不是工作狂,对于工作,拿得起,放得下,所以尽管如此,他还是能经常拿起相机,去拍风景。好一个洒脱的老易!


说起摄影,这可是老易的另一大嗜好。老易平时爱好不多,惟独钟情于两样东西,一是录音,二就是摄影,这两样,他都达到发烧级,因而诸如唱卡拉OK等等,他已无暇再顾及了。


问了这么多和工作有关的问题,很想了解一下老易的家庭生活。本来还担心自己太冒昧,没想到老易豁达至极——“但问无妨,有问必答!”简直令我受宠若惊。下面就跟各位读者一起分享一下笔者掳来的这些八卦内容。


四十出头的老易,膝下只有一女承欢,现主管雨果CD封面的编辑及设计。老易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和做法,他现在很少管这些东西,全都放手给女儿做,好坏都由她,她说OK就OK了。至于太太,也是一个乐迷,有时会一连三个月,翻来覆去,就只听一首曲子,我冲口而出“那好啊,专一,不容易变心!”老易大笑。易太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记得住旋律,却记不住曲名,每次听到曲子,就会问老易是什么曲。可怜的老易,太太听三个月同样的曲子,他就要被问三个月同样的问题(不会吧,老易也太夸大其辞了!)。不过看得出,老易还是乐在其中的。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3 11:19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器材也需要摆位?
                发烧友谈摆位时,大多数人指的是音箱的摆位而鲜有人提及器材如何摆放才靓声的。
                在未谈到正题前,我想回应一位读者的问题,同时也想补充一下上次器材架的校声方法。
               
            这位朋友一向以来都是把器材随意地摆放在地面上,声音也着实不差,相安无事,但不幸一次家里浴室的水龙头漏水,弄到水浸,幸好抢救及时,没有损坏器材,为了安全计,终于斥资买了一些金属器材架,以为从此可以一劳永逸,但当他把器材往架上一搁,发觉声音全变了,以前颇为中性的声音变得冷硬,中高频呱呱叫,小提琴像锯钢线,女高音像鬼夜哭,低频瘦削,整体声音欠缺丰韵,这改变令他失望不已。日前,刚巧他看过我上期的文章,于是他设法把铁制的器材架上的钢钉脚换成铜的制品,声音稍为正常,于是他再用泥胶把铜钉包着,情况也有改善,但他仍感到声音生硬,而且音场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有立体感,尤其是在听人声时,歌手无法像以前般有站在面前唱歌的感觉。
                我仔细和他研究过他摆放的方法和放置器材的位置,觉得他正像很多发烧友犯了共同的错误,值得在这里和大家研究一下。
                他用的是四层高的架,摆放在两个音箱的中间,架的钉脚穿过地毯直接插在水泥地上,器材放上架后,高度和他所用的音箱高度差不多。
               
            这样的布局,很齐整,美观而又兼顾到音箱线的平均分布,他把CD机放在顶层,前置和功放依次放在下面,表面上器材的摆放兼顾到整洁有序,合乎使用和实用的逻辑,也是大多数人喜欢的摆设的方法,但在发烧角度上却犯了下列的错误。
               
            一、发烧友稍有经验都应该知道有驻波这回事,我不想在这里详细解说,只是想提醒大家,切勿以为驻波只是在房间的角落才有,其实驻波聚集的地方除了房间四个角落外,在两个音箱的正中间,和音箱的后墙正中间都是低频驻波最强的地方。试想您把器材放在这个区内,所有器材,不论你用什么方法避震,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再者若你的CD机避震欠佳的话,只要低频一出,保证跳线频频甚或停止工作,否则CD虽能然工作,但改错系统不断因震动而努力改错,你以为会靓声吗?
                我就曾经试过把放在驻波区内的CD机移离只约一尺的位置,跳线问题便解决了。
               
            有些发烧友(特别是日本的)喜欢把器材放在座位面前一字儿排开,这样在操控器材的音量或按CD时便不用跑来跑去,表面上这样的方法没有不对的地方,只是用的音箱线稍长而已。

                我没有试过这样的摆法。但我有一次经验使我清楚知道这是错的!
               
            我很喜欢喝茶,所以往往是一面听音乐,一面在座位面前的云石茶几泡茶,一向不以为意,直至有一天,我把云石几搬往一边以方便维修天花灯饰,修好后我没有把它搬回原位,当天晚上,我一开声,令我吓了一跳,为什么今天的声音特别靓,音场特别玲珑,低频踏地而来?听了一会儿茶瘾发作,便把茶几搬回原位,泡好茶后,坐下再听,先前的感觉,竟然全不是那回事,百思不解,正自狐疑不决,忽然想起,我只是把茶几搬过而已,莫非是茶几作怪?于是立即把茶几搬走,坐下一听,心头大乐,从此我的座位前再没有茶几了。
               
            这经验说明了一点就是凡是声音直射的地方都不宜摆放物件或器材,这样做的话,只会折射或反射声音,破坏音色和音场,影响立体感。当你知道这些敏感的驻波区后,你还会摆器材在这些地方吗?
                二、把器材放在两个音箱的正中间而架的高度又和音箱相若的话,其实也是一个大忌,因为架上的器材金属表面会把声音反射,影响两个音箱
            声音交汇而结成的音像,这样又如何可以有准确的定位?这正好解释了前面所述那位读者的问题。
               
            解决上述这类问题,唯一的方法是换过矮身的架,或把架向音箱后墙移,移离两个音箱的正中位置,这样不但可以避开驻波区,也可以令音场和定位正常。

               
            我经常见到有些发烧友,喜欢在两个音箱中间放置大电视机,如遇到上述的困扰而器材又不便移动的话,也可以在听音乐(不看电视)时,用大毛巾或布之类吸音物覆盖着电视,也可改善一二。
               
            三、虽然多层的器材架把器材逐层分隔开,但由于上下距离相当近,很易产生彼此干扰的机会;试想CD机会漏出数码噪音,影响前级,而后级亦会因变压器磁场强大漏磁影响CD机和前级,上下层放置的方式最易被彼此感染而令到整个系统产生莫名其妙的杂声和噪声,所以有经验的发烧友,条件许可的话,多喜欢用矮架把器材一字长蛇阵摆放,为的是避免彼此干扰。用矮架一方面可以避免破坏音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地磁的影响和大音量时地面震动对器材的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器材的互扰,你可以尝试把机摆成不同的距离和角度,这没有一定的法则,你可以和朋友一起试。一个负责听一个负责移,当移到某一距离或不同角度时,你会感到豁然开朗,这位置就是最不受干扰和最靓声的位置,所以你往往在杂志的图片中,看到很多高手的器材摆成横七竖八的样子,切勿以为故弄玄虚,其实个中大有学问,更是校声的一些秘技。他不单可以校声而且更可以调校音场的阔窄,深浅和声音的密度呢!
                最后提醒大家,如你系统中有用升压牛或隔离牛之类的补品,请你把它放得越远越好。
               
            差点忘记告诉你,那位朋友依我的方法再次摆过器材和将几粒中国木象棋承起钉脚后,整体问题解决了,声音和音场都生色了不少,你有兴趣试试吗?
器材也需要摆位?
               
功 放 的 疑 惑
                多期谈过前级后,应该是谈谈后级(又称功放)的时候了。
               
            很多人都知道,功放的工作只是把前面输入的讯号加以放大,然后推动音箱,作用就像汽车的一部引擎,发出动力去推动汽车前进一样,原理虽然简单。可是很多发烧友对功放都有所误解甚或存在一定的偏见,而这些见解,令发烧友在选择功放时,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搭配不当时更为组合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更甚者,往往毁掉音箱或与功放俱亡。
               
            选择功放,一般人都只着眼于它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数,很少人顾及其它需要配合的因素。其实音响组合的搭配是一种学问,除了一般原厂组合外,不同厂生产的器材配在一起时,往往产生令人预料不到的效果。同时并不是所有最好的器材配在一起便会得到好的效果,君不见有些财大气粗的发烧友,满屋名器效果呢?简直可以令人笑掉大牙。有关器材匹配的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人言人殊,各师各法,难有定论。在别人家里表现很好的组合,搬到你府上时可能令你大失所望也屡见不鲜,由于匹配问题太复杂,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讨论。
                话题扯得太远了,我想还是把一些发烧友在选择功放时忽略了的因素在下面谈谈:
                (一)所听音乐的类型
               
            只听轻音乐或喜欢用小音量听音乐的人和那些喜欢大型爆棚像拆楼般的音量的人在选功放时的需要便大不相同,在买功放时得首先问问自己是哪类的音乐爱好者,这样可免买错。喜欢用细音量听音乐的人买一些巨无霸级功放,可能是一种浪费。若喜欢听爆棚音乐的人买一部小功率的功放,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看下去你便知道原因。

                (二)聆听环境的大小
               
            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和一个数十平方米的房子,需要的功率差异很大,买功放必须考虑听音乐时的音量和功放所能推动音箱的能量。一般而言,聆听者和音箱的距离远一倍时,声压便减少6dB(在全没有反射的环境下),在家居环境里,一般衰减4-5分贝左右。若你坐的位置距音箱愈远的话,所需的功率便倍增,因为在电声学上,当增大3dB音量时,电能需增大一倍,当增加10dB时,电能便需增大十倍之多!
                选择功率大或小时,除了需考虑房子的大小外,还得看音箱的效率,和音箱对电流量的需要以及最大功率的输入容忍力,才可决定所需的功率。
                (三)音箱的效率
               
            当购买音箱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日后我会作一专题讨论。当买音箱时,不要为它的音色迷惑,或被它的外表吸引而匆匆买下。你首先要选一些你喜欢的音色的音箱,它的大小是否配合你的聆听环境是最重要的一环:把一对书架型的音箱放在一个数十平方米的房间是绝对错误的做法,因为细小音箱根本没有可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去推动空气来制造足够的音压,给你轻松地去欣赏音乐,强把音量加大,只会令到它声嘶力歇,声音紧张、失真而同时易把音箱的喇叭单元烧毁。相反,把一对巨无霸音箱放进一个小房间,由于能量过大,房间无法提供足够的呼吸空间给音箱,结果只会弄到满屋轰鸣,混浊不堪,无法收拾!
                这情形正好说明为什么音箱厂会制造不同大小的音箱供发烧友选择。
                除了音箱的大小要和环境配合外,音箱的效率也是发烧友极需留意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功放的功率配合问题。
               
            简要地说:音箱的效率高,所需的推动功率比较小,效率低的音箱所需的功率比较小,效率低的音箱所需的功率比较大。但这个常规,并不一定准确和绝对,也有一些音箱效率很高但需要的功率也很大的,所以一定要真正和功放搭配及正式聆听比较过,才可下定论,不要见到效率高,便以为用细功率功放便可把它搞定。
                我就曾经有一个痛苦经历,至今仍常常引以为诫,且听我道来。
               
            当年我遇到一对一听倾情的法国巨无霸音箱,一听便着迷(至今仍在我的家里),看见它的效率是92dB,店家只是用一部几十瓦的功放,便推得它有声有色,满心欢喜,便倾尽所有,量珠斗聘,迎返家门,满以为今后有好日子过,岂料用一部每声道200瓦的功放去推它,高中音都不俗,但低音只是胡胡声,懒洋洋,轻飘飘的,毫无线条感和劲道,更谈不上动态了,于是乘厂家的设计师来港巡视业务,向他请教如何去玩这音箱,如何才可以玩得靓声?你想这设计师如何教我?他说,他用800瓦去推低音,200瓦去推中音,100瓦去推高音,这便可做到最靓声的效果!朋友,当你知道这答案时,你的感觉如何?

                为了玩好这对音箱,光是买功放,已使我几乎倾尽所有!
               
            一般发烧友和HiFi行业中人的不成文的理解是:90dB以上是高效率,85至90dB是中效率,85dB以下是低效率。这对法国音箱效率是92dB,的确是用很小功率的功放也可以推动得很响亮,但为什么要用到这样大的功率才可使它就范?卖个关子,下次告诉你。
功放的疑惑(续一)

               
            上次谈到音箱的效率和功放的输出功率匹配的问题,我曾经举出一个例子,一对高达92dB的音箱,竟然需要动用到过千瓦的功放才可以达到靓声的境界,原因何在?

                这关系到音箱和功放的设计取向。
                先谈音箱的设计为什么会令到一对音箱效率高但却大食无伦的原因。
               
            近代的音箱,喇叭单元的组合多是两路以上的组合,有些甚至用到几十只单元的旗舰级的组合。由于使用的单元众多,分音器的设计更为复杂,为了迁就每只单元的工作特性、效率和矫正单元工作时的相位,分音器都用上了不小的电容、电阻和线圈,而这些零件都会消耗不少的功率,虽然单元的灵敏度和效率很高,用很少的功率便可推动它,可是在众多单元一起工作时,所需的推动电流便很大,如功放的电流输出不足的话,轻则引起失真,若强行把音量加大的话,功放本身又没有过荷保护的设计时,就会烧掉功放。甚或把音箱的单元也烧掉。
               
发烧友常有一个误解,以为大瓦数的功放一定好力,其实瓦数的大小只是功放其中一项指标,最重要的还是看它输出的电流量的大小才是关键所在。
               
            君不见市面上那些只有几公斤的便携式的旅行音响组合所标称的功率也有几百瓦吗?你会相信一部只用几个大号电池的功放有此能耐吗?只要你想想,几百瓦功率的电饭煲已可以煮饭,你试试用个电池可以做到吗?这些连制造厂家看到了也脸红的数字,只是一些商人的噱头而已!
               
            要电流充足,功放一定要有强大的电源供应,配合强大的输出级才可以做到,当电流能应付音箱众多单元的需求时,才能达到靓声的效果,这就是近代的旗舰级或那些高档的功放,只有三数百瓦的输出,而其体重惊人的原因。
               
            音箱和功放配合的原则,不光是看音箱的功率,还需要看它对电流的要求。光是看它的功率而去配功放的话,往往就犯了我以前所说的例子中的错误。
                谈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到,是不是我有一部大瓦数而电流强劲的后级,就可以配合世界上任何的音箱,无往而不利?
                您错了!
                有很多人曾试过用一些大电流的功放去推某些高效率的音箱,但效果反而不及一些细瓦数和细电流的功放,原因何在?
                这牵涉到喇叭单元设计的问题,特别是那些70年代前设计的音箱,和那些号角式的音箱。
               
            那年代一般厂家出产的功放只有几瓦至几十瓦的品种。当时的音箱单元设计灵敏度和效率都很高,需要的电流很小,只需几瓦的功放便可推到震天响,而有很多厂家至今仍在生产此类音箱,计有JBL、KLipsh、Lowther、Altec、TAD等品牌。
               
            这类产品,在不断改良之下,有些不单可以具有高效率的特性,更可以承受很大的功率,但有些产品只能用低功率的功放才靓声,例如Lowther的产品,你若用一些稍大功率(例如超过10瓦)的功放便完全失去它那独特的韵味和美感。KLipsh(杰士)的音箱也只适宜一些低瓦数而音色美的功放去推动才靓声,要是你用一些强劲电流而高瓦数的功放去推它,声音只显得硬梆梆,呱呱叫,完全失去它本身的音色和气质。
               
            除了上述的现象外,更有趣的是,一些低功率的音箱,用一些细功率的功放去推它,也推得头头是道,这又如何解释呢?另外,有些人用一部100瓦的机去推它竟然输给一部只有几十瓦的功放,连力水也输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此外,一部几瓦的胆机,听起来,它的力水比一些几十瓦的石机的表现也不遑多让,原因在哪里呢?
                为什么一部几十瓦的功放会把音箱单元烧掉而一部几百瓦的功放在同一音量下却不会烧单元呢?
                我相信,这都是发烧友感到迷惑的地方,有兴趣的话,记得买下期看看。
功放的疑惑(续二)

                我在上期提到一些有关功放和喇叭之间匹配时所发生的怪现象和一些似乎脱离常理的表现,令到很多人都感到迷惑和不解。
               
            在解释这些现象之前,我得先让读者明白一些音箱的特性,这里只可粗浅地说明一下,因为若将这些技术上的特性和指标详细解释和从学术和专业的角度剖析的话,真的可以注书立说。
                这些还是留待专家去做吧。 音箱和功放之间一起工作时,音箱特性最影响功放的有下面的几个因素:
                第一是音箱的功率,在上期我已粗略地谈过,相信大家已有一个概念,这里不赘。
               
            第二是音箱的阻抗。我们在买音箱时,很多时都会从箱体背板铭牌或说明书上列明的特性中,看到音箱的额定阻抗有16Ω、8Ω或4Ω,这都是一般常见的例子,有些音箱的标称阻抗更有15Ω、11Ω或6Ω的。通常一般发烧友的理解,以为这些音箱的阻抗在整个音频段内(即20Hz-20000Hz,人耳可以听闻的频段)的恒定不变阻抗,事实上,很多音箱的阻抗特性在不同频段都不同,例如有些标称8Ω的音箱,可能在低频段的50Hz的阻抗有16Ω也不出奇,也有些在高频段例如5KHz处阻抗低至1-2Ω也说不定。厂家在测量阻抗时很少把整个频段的特性列出图表,他们通常只把几个频段的阻抗特性列出作为参考。
               
            再者,生产音箱的基本要求是频应平直,而对阻抗的要求,以目前国际上的几个标准,一般要求在整个频带范围内,阻抗变化不该大于标称值的20%为准。虽然如此,一般厂家都只求频应平直便算,很少把阻抗也做到平直,需知要是把这些不平直的阻抗弄平的话,得在分音器上作了补偿线路,这样不单只把成本增加,更把分音器复杂化,影响声音的表现,所以一般厂家设计,只要音箱工作时,不影响功放的安全的大前提下,尽量不在分音器加上阻抗的补偿电路。

               
            很多发烧友都知道,音箱的阻抗直接影响到功放输出的功率。一般功放标称8Ω时输出200W的石机,在接上4Ω阻抗的音箱时,它的功率可能倍增至400W,但驳上16Ω的音箱时,可能只有100W的输出(是否能保持这比例输出,得视乎功放本身电源的设计而定,若电源不足的话,在4Ω时可能只有300W或更少也不定)。大家更应清楚知道,功放的输出,是以8Ω纯直流电阻负荷时整个音频段的输出功率计算。(国际上也有以1KHz时的输出计算,也有标称瞬间音乐功率计算,这些都是取巧的办法,这说明了为什么有些手提音响标称有几百瓦输出的原因)。
               
            当你明白到上述两个因素时,你就知道原来音箱的阻抗在不同频段时有不同的阻抗,对功放所需的功率也有所不同,就以先前举例的音箱阻抗变化来说,50Hz时阻抗16Ω的话,若要和其它频段得到同样输出音压的话,别的频段只要10瓦的话,在50Hz时则必需以倍增的功率才可以做到。要是在5KHz的阻抗只有1-2Ω的话,更可能令功放输出强大的电流,超过负荷的话,可能令功放不稳定,引起振荡和失真,轻则损毁喇叭单元,严重的话,可能功放也烧掉。

               
            刚才这例子,正好说明了有些音箱为什么它的效率高,但若不是用大电流输出的功放时,低音总是不足,而高音呱呱叫的原因。这例子也说明了另一现象,一部标称只有100W的功放而电流量有20A的机推动刚才所说的音箱时,能胜过一部标称200W而电流量只有10A的功放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有时一部细瓦数的功放比一部大瓦数的能更有力的推得同一音箱更靓声的原因之一。

               
            当你明白到音箱阻抗如此影响功放的表现时,你应该理解到,有的音箱的效率虽然低,但若是它的阻抗整体平直,对功放的需求并不苛刻的话,功放便可在全频轻松地工作,这时你就感到虽然音箱的功率低,但用不太大功率的功放也可做到满意的效果。
                希望上面的解释能令你明白部分怪现象(其实不怪,只是欠缺对这方面的知识。)的原因。
                下次再谈。HiFi靓声!
功放的疑惑(续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过一个不甚为人理解的现象,就是为什么一部只有几瓦的胆机,听起来比一些几十瓦的石机的表现也不遑多让,原因在那里?这次就谈谈这话题吧。

               
            一向以来,胆石之争无日无之,胆石拥趸,各持不同理论,技术观点和数据,加上一己的主观甚至偏见,仍在争论不休,甚至有些人在电台媒介上肆意攻击对方。有人列举胆机的什么十大罪状,也有人对一些天价般的石机不屑一顾,而眷恋一些古董名器,不惜重金搜购。这些现象其实我们不用花精神去争论,我相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不需去计较别人的批评。也不应把自己的主观加诸别人身上,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容许我大胆地说一句,绝大多数的发烧友都有这样的观点:老婆是人家的好,HiFi是自己的最正!怪不得有些人调侃地说,世界上那一种专家最多?那一行业人才最多?答案很简单,就是HiFi这种玩意!为的是只要认识几个名词,连真正意义都一知半解的人便充当专家教训人的多的是;手上拥有稍为似样的甚至名牌器材而声音弄到一塌糊涂的专家多的是;略懂焊机,识用电路把机器改到声音不忍卒听而自称天下无敌的专家也多如牛毛;行业中把器材像电饭煲般卖而自称专家的也多不胜数。

               
            值此,有感过去多期都是谈一些有关技术性的话题,实在有点令读者感到厌闷,所以在未带入正题前,我有一则全行皆知的关于“专家”的笑话列出,聊博一粲。
               
            城中某自称名店,店主人数年前入行,平时把器材像电饭煲般推销,除了懂得接驳一般简单组合,有声音出来之外,对什么Bi-Wire(双线接驳)Bi-amp(双功放推动)都不懂,连超低音接驳的方法或是电子分音、平衡和单端的道理也一无所知,平素喜自称专家,但被同行讥为HiFi白痴而不自知。某次他将一部名贵的功放接驳音箱时,一开机便把喇叭烧掉,累及功放也冒起烟来烧掉了,后来修理技术员随口告诉他该功放电源部分出了问题,导致出直流而把音箱单元烧毁。店主人对电方面知识一无所知,连电源插头上的三条线,哪条是“L”,哪条是“N”,哪条是“E”他都弄不清楚,对“直流”一名词的真正意义更是彻底地不知所以,但由于他这次损失实在太惨重,电源部分有问题会出直流这概念一直铭记在心中。某日,来了一名贵客,问及他一些关于净化电源的滤波器和隔离牛在哪里可以买到时,他为了表示自己的专家地位,同时又不想客人去光顾敌对的行家,他竟说:“你千万不要相信这些劳什子的电源净化器件,一旦出事时,它会直流把你的音箱烧掉的,我就曾经此苦,我心地好才告诉你,看来,你想靓声的话,还是跟我买一条极品的拖板来用化算得多,你看,这拖板用的电源线像蟒蛇一般粗,拖板多巨型,某名家试用过后,效果连升几级。那些什么叫电源净化的器材,只是骗人的玩意而已!”说罢,还摆出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满以为此次生意还愁做不成?谁知客人对着他白了一眼,不屑地对他说了一句:“正一HiFi白痴!”头也不回便走了。店主怔怔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相信稍有点电学常识的朋友都知道,电源净化处理用的隔离牛和电源滤波器的作用只是把电源中的污染物例如各类电器、电脑、机器和空气中的无线电波等对电源产生的干扰和杂声过滤,把市电(即交流电)净化后,提供清洁的交流电给功放使用而已,就算这些净化电源的器材损坏,只会令到电源供应中的保险总掣启动,关掉电源,而绝不会令到功放出直流烧掉音箱。这位自号HiFi专家的无知,可见一斑。HiFi行业中有这样的从业员,我实在感到悲哀。

                笑话说过,言归正传。
                只有数瓦输出的胆机,在配合得宜时,听起来像一部几十瓦的石机的感觉,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胆机在多方面的工作特性和石机有很大不同,我且把我的一已之见列出,若有谬误之处,望高明指正。
               
            首先最影响输出的是喇叭的阻抗,我们都知道不同频段时,阻抗会有不同的变化,这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功放(特别是石机)的输出功率,石机在遇到阻抗低时,输出会大,可是遇到某频段的阻抗高时,输出变小,因此整个频段的整体功率输出变化波动很大。胆机绝大部分用输出变压器输出(除了OTL式,即没有输出变压器的机种)输出恒定,不大会因音箱的阻抗变化而波动,因此它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覆盖整个频宽的平均功率)均大于石机,听起来就感到力水充足。
               
            第二是胆石机的工作电压的摆幅。石机通常的工作电压最高也不过是几十伏至100多伏,可是胆机功放的工作电压等闲由200多伏到过千伏,高工作电压时,动态起落比较大,摆幅也大,对市电的起落变化容忍度高。石机由于工作电压低,市电起落容易影响工作点而引起声音变差甚至失真。工作电压高而摆幅大的胆机,听感上动态绝不比石机差。

                第三是石机和胆机的电能量的储备(Power Research)彼此不同,胆机的电能量储备约是石机的3倍。
                有些人问为什么有些胆机(特别是较早期的产品)并不像你说的那般有力?
               
            的确,早期甚至有些新一代的胆机,力水并不理想,那纯是设计时是否在电源和输出变压器上加足料,你可以看到那些极品级的胆机无论它的电源牛和输出牛体积都大得惊人,电流的输出能力绝不会输给石机。加上线路和零件的素质不断改良,胆机无论在瞬变、电流输出、功率输出、工作稳定等方面,已绝非吴下亚蒙。

               
            我总觉得,玩HiFi能摒除成见,兼容并蓄,以宽广的胸襟去接受事物,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取长补短,那么你能享受的层次就更高,乐趣更多,何必浪费时间于口舌之争,以争一时之气?
你 要 多 少 瓦
               
            我记得在某一期说过一个现象,一部几十瓦小功率的功放在某一大音量时会把音箱的单元烧掉,可是当用一部几百瓦的功放而用同样的音量时,音箱却安然无事,这现象如何解释?

               
            很多发烧友虽然玩了多年音响,仍对音箱上标示的功率和功放的功率分不太清楚,常把音箱功率作为音箱的输出功率。实际上音箱或说明书上所标示的只是音箱能承载的最大输入功率,超过这额定功率,可能就会损坏或烧毁音箱上的单元。这项功率有几种表示方法,一是只标出最大的承载功率,但大多数都标示由若干瓦至若干瓦,而这范围也是颇为广阔的,例如有些标出50瓦至300瓦,这就是说由50瓦至300瓦的功放也行,一般发烧友也就照这推荐的功率去配搭功放,并以为功放的输出功率只要不超过音箱厂所推荐的功率,音箱便可保平安大吉,就算把音量控制扭尽,也不会烧音箱,更有发烧友以为,我只把控制音量的旋钮扭到一半的位置,输出的音量和功率只有一半,哪有机会烧音箱?

               
            这种见解,其实是最危险的误会,播音乐时功放的输出功率并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音乐讯号的强弱而不断改变的,一般平静的乐段可能只有一瓦或半瓦的输出,可是到爆棚时,可能在一瞬间输出几百瓦,数倍于功放的输出。

               
            需知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是受频率响应、失真率和本身线路工作条件限制的,若输出功率远超过功放额定功率时,便会产生过荷现象而引起削波失真,轻则引起声音失真,若功放这时不稳定的话,更会引起高频振荡而输出强大的高频讯号,假如功放的保护线路不能及时启动或输出端的保险丝断开的话,对音箱是十分危险的,很多时会把高中音单元毁掉。

               
            一般功放都能在极短的一瞬间输出比本身额定功率高几倍的不失真功率,以适应音乐的瞬间变化,而音箱上的单元也能承受瞬间(例如千分之一秒)的高功率而不损坏。可是若稍长时间超过功放本身能力的话,这便会引起削波失真和引起线路不稳定而产生振荡以至危险。所以在正常小心使用下,理性地去控制音量,功放和音箱是很安全的。
                当你明白了上面所说的各种因素,那你会如何选择功放去搭配音箱?
               
            假设你的音箱所推荐的功放功率是50瓦至200瓦,而功放是50瓦,若被强大的讯号驱策,瞬间输出是200瓦的话,那么这部50瓦的功放便很容易引起削波现象而导致烧毁音箱。但当你用的是200瓦功放时,虽然功放被驱策满度输出200瓦,它仍是在本身工作安全范围内,当然不会有危险发生,更不会损及音箱,这也正好说明大功率机只要小心使用,反而比小功率机更安全的原因。

               
            其实,当输出功率超过功放的额定功率或音箱承受不了太大的功率时,很容易听出来,那时声音的表现有失真,拆声、紧张、沙哑、或拍边等现象发生,立即收小音量即可避免损坏。最坏事的是那些突如其来的特强讯号,例如那些炮声,枪声,鼓声,行雷闪电,打烂玻璃等。若你事前不知道有这些讯号,而你在听正常音乐时的音量开得较大些,到这些强音突如其来时便无可救,即使你飞身扑去收小音量时都已来不及了,巨响过后,一就是烧掉音箱,一就是连功放也毁掉,真是欲哭无泪,所以发烧友在放这类唱片时,最安全的是用小音量先试,逐渐加大音量,便知什么音量是尽头,否则烧机破财,无一幸免。
               
            很多人喜欢用大功率的功放去推小音箱,玩得很出色,是否合理且不论,但若能得到满意效果的话,却是无可厚非的。况且,当用大功率推小音箱时,很少有见推出祸来的,可能是用家对大功率机用得特别小心的原因吧。反观那些用小功率的发烧友,满以为功放的功率远低于音箱的承受功率,一定安全,使用时粗心大意,往往把音量恣意开到很大,一不小心便导致机毁箱亡。
               
            无论用什么功放,当电源开着时,切忌搬动器材或移动接线,若偶一不慎引致连线突然松脱,一下突如其来的短促怪叫声便会烧掉高中音单元,若不幸引致功放输出短路的话,真是吾不欲观之矣!所以在搬动任何器材或线材时,必须先收小音量后,拔掉电源,稍等一会,在功放放电后,才好有所行动,这样才可保平安。

               
            当你下一次选购功放时,你除了要声音匹配外,要是财力允许的话,还是选购功率大一些的功放较为化算,因为日后在你换一些大食的音箱时,不用一下子连功放也要换,而且只要小心和理性地使用,大功率的功放其实更安全!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3 11:2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理性调音 樂音 小林         


其實很多人會對線材之類的那麼反感,一來的確很多線材很貴,覺得那些一條一條的電線要賣那些錢,實在有.....(不過一隻300b的玻璃瓶也很貴啊,但用的人一大堆也沒有人反對),不過很少人注意到優良的線材製造商(不是靠線材廠型 錄來製線,而是自行研究與開發)研發時的成本倒是實情。

在有些喜歡聽音樂的樂友(我再強調一次:喜歡聽音樂的樂友),在其經濟能力買得起的範圍之內,買了數佰萬元的音響,再買價值十餘萬元的線材,這是很正常的,就比如有能力買了數千萬元的房子,卻只有買家樂福的千把元家俱,那也是怪怪的一樣,買貴的東西是他有辦法,不要老是怪人家財大氣粗、銅臭味重,那是他身為男人一輩子的奮鬥結果,我輩用不起者不必眼紅。

有的人喜歡買保時捷、法拉利那又如何?我只能買HONDA CITY就要忌妒人家嗎?

二來,很多人搭配起來不好聽或者刺耳時,在沒有錢換器材之下,第一個考慮的當然是線材,以為換一條線可以讓器材「起死回生」,刺耳者,一換線之後海闊天空,糊糊者,一換線材讓器材「龍精虎猛」......,音響體質先天就不良,不思考為什麼這套音響器材為什麼會難聽?電源、喇叭擺位、環境空間.......,只想讓後天曲曲的一條線材調回來,這種「神線」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出現過,所以您當然 會失望了。

玩女人玩太多結果舉不起來時,不思考平日的生活起居,而期望一帖第四台的神藥,最後總會失望成份居多,然後很多人就認為線材是騙人的。

我個人最常告訴樂友對線材的觀念是:線材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如果您音響聲音調得不錯,在還沒有錢可以換表現更好的器材前,搭配良好的線材的確可以在您音響系統各項聲音表現加成(也就是PLUS啦)。比如說好的線材的高音「毛邊」的確比較少,樂器質感也佳,背景雜音也比較低(拿同廠牌的 日本古河7N及6N訊號線比一下就知道我的意思了),不過要是您連聲音的毛邊是什麼也不了解,聆聽空間充滿了四周生活起居的雜音,那麼對線材的價位當然會產生懷疑囉。

同樣會發出聲音的東西,您要五千元台製小提琴還是「史特拉瓦底」名琴?音響也是同樣道理,但我承認:

不是昂貴的音響才會發出好聲,主人的音響「調音觀念」、「文化背景」、「個人修為&品味涵養」更重要。

所以我個人建議樂友們:

千萬不要拿來缺什麼東西就想拿線材補什麼的心理去買一組線,您失望的程度會居多。

如果覺得您的高音質感及延伸再好一些,那麼聽樂器之后--小提琴就更完美了,或者是中低頻再豐潤一點、力道再強一點,那麼樂器之王--鋼琴的表現會更像真的......,我想以這種「理性」的觀念來去思考購買線材的心態,才是正確的。

所以同上所述,有些人很喜歡玩調音小道具,也有其道理,其中最主要理由是--沒有錢換器材嘛!看看能不能在不花大錢的情況下讓器材的聲音更好一點。

為什麼叫調音小道具?第一就是「小(代表花小錢)」,第二就是「調音(不是改變聲音)」,比如說您和朋友去吃某家有名的牛肉麵,您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桌上要放些醬油、醋、香油之類的調味品呢?就是每一個人口味不同,要是那 家牛肉麵的老闆堅持他煮出來的就是最正確的味道,不准用調味料,我想那家牛肉麵的生意也做不久。

所以避震錐、橡皮墊、綠布、神砂包、原木墊......甚至一張名片放在喇叭及機器上都會改變聲音,只是您在動手調音的過程中,您自己本身有自問對聲音基本的了解有多少,及要知道這些小道具改變的方向是往那邊,或者改善的幅度有多大才行。

在您的音響器材整體表現沒有調整到理想狀況前,有些器材是有點「鈍鈍的」(就像一般房車的油門及排檔不如賽車靈敏的道理),比如說某一樣小道具的影響是1%,但您環境的駐波或者器材的諧震就影響聲音達5-10%,這樣聽得出來小道具的影響才有鬼呢,所以在網上老是看到有人把一張名片放在喇叭上然後說又有人在騙人。

另一個是個人聽力的訓練有素否?我在這裡不以聲音來形容,我以紅酒來舉例好了,比如說您的舌頭可以品嘗出幾種紅酒?但我知道有人偏偏可以辨別出一萬多種(確實幾種記不得了,但絕對不少於五千)的不同廠牌不同年份的紅酒,甚至隔一塊土地釀出來的紅酒都分別品嘗得出來,這是我在這裡吹牛嗎?請看以前「讀者文摘」專文報導。

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懂得愈多的人會愈謙虛才對,自己聽不出來的時候,千萬不要自己無法體會的境界,就以台灣教育制度下的特產:典型的「二分法」來劃分事情。

光是音響就好了,這個台灣就不知有多少調音高手的耳力到何種境界,人類到目前為止,對人類五官配合及互相影響的了解還不太夠,所以對自己「已懂」及「不懂」的領域,最好還要抱著「虛懷若谷」的心情去體驗,當然,您要堅持己意那別人也管不著您。

您也許會認為讓聲音改善個百分之一不太大,但是在不花大錢(或者根本不花錢),在CD唱盤、前級&後級擴大機、喇叭、電源、線材、DAC都改善個1%會是如何各位有無算過??如果再改善個2%、3%時呢?所以很多人會玩線材及調音小道具的道理就在於此。



完全同意。

我最喜欢深夜里听音乐,当四周非常宁静的时候,当心绪宁静的时候,同一样的机器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动听,其中会有环境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

如果花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挑线,垫脚,避震。。。摆弄一翻之后,终于可以坐下来听上一曲,此时,不管声音是否真的得到改善,但在心理上可能都会感觉好听左,因为心理上已经得到了满足。


刘汉盛


其实,调声的要求与重点一直没变,可能是您对文字的内容认知有误解。
调声这件事,说简单很简单,就是原音重现。而所谓「原音」并不是麦克风所录下或CD所记载的声音,而是音乐演奏出来飘在空气中被人耳所听到的那种声音。换句话说,我们要的是还为经过电子设备污染过的声音,而不是重现已经被电子设备所扭曲的声音。
或许有些人还看不太懂上面这一段话。音响器材有那么神吗?竟然能够把原来已经录坏的声音变好?音响器材当然不能把原来录坏的声音变好,但是你可以,您可以藉由调声方法来让CD播放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更美更好。
接着,我想说,音响听音好象很玄奥,但绝大部份脱不了「振动」这件事。声音从喇叭出来是振动,声波在房间中惹得到处是振动,声波套过空气振动传到耳膜,耳膜内又是振动。声波传到机器上也会产生振动,声波传到音响架上也会振动。理论上,好象把所有多余的振动杀掉就是调声最高成就。问题是,您要怎么杀掉真正多余的振动?您要怎么杀得刚刚好的量?表面上看,机器振动很好处理,上面压个重物就行。真的这样就行吗?压个重物之后声音改变了哪些?音响架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我的经验,调声最大的错误就是想当然耳,这是很多人一直在犯的错误。而调声最难的就是品味。所谓品味就是一个人对于美好声音的认知。对声音的品味越高,调出来的声音就会越好听越美。对声音的品味越低,调出来的声音就会越乏味。乍听之下,这些乏味的声音好象很清晰,解析力很强,事实上声音一点也不美也不真实。但是,偏偏许多人都误以为这样的声音才是对的。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误解我所提倡的音响二十要文字真意。换句话说,如果有机会相互对照我所谓的解析力与令一个人所谓的解析力时,可能双方都会惊讶双方说的文字相同,但是声音的表现却完全不同。这是文字传播的难处。
有害的振动要去除,音响声音清晰表现的振动要去除,这些都是没有错的要求。问题是,十个人依照这样的要求去调声,我想会有十种声音出现。到底哪种声音才对?这又回到刚才那句老话:对声音品味高的人才会对,因为他知道好的声音表现是什么,他就会朝那个方向去做各种调整。
还记得我在上一期音响论坛中所写相对论的「科技之外」一文吗?音响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是很低阶的电子产品。但是,当您深究时,才会发现有那么多「科技之外」的问题必须由使用者自己解决。
音响之道,最怕的就是对声音的品味错了,或低了。音响之道,最怕的就是没有从事情的最基本处去想,而用跳跃式的,或瞎猫乱撞式的去从事。只要任何事情都从最基本面去想它,就好象从最基本的算式开始去演算一条数学公式,这才能真正了解音响,而做出正确的调声。假若死背公式,很可能要您换个方式演算这条公式,就搞胡涂了。
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调声,最终的目的就是声音听起来要美好要感动人。我建议大家调好声后,请对音响没有认识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听,如果他们喜欢听,说声音很美,就差不多了。反之他们皱起眉头,我想就代表着声音难听。




在声学上,能量不灭定律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声波的能量会在遇到不同材料时,转换成不同的能量型态。例如,当声波遇上多恐松软物质,其高频就会被吸收,而由声能转换成热能。当声波遇上会震动的材料时,就会由声能转变成机械能。当转变时,声波的能量就会被衰减到某种程度。
所以,当您把喇叭或机器放在矮柜上,当喇叭发出声音时,矮柜的木板就会做某种程度的震动,那就是在吸收某些频率。同时,当木板震动时,震动回传到喇叭与扩大机上,又会产生震动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不会产生轰轰然那么大的影响,而只是一点点的不清晰而已。会轰轰然会浑的主要元凶并不在矮柜上,而在空间的驻波上。
同样的,架空地板如果做得很结实,他会因为喇叭发出的声波而产生轻微震动,但是,这种震动不至于产生轰轰然的声音,也不至于浑浊。
事实上,如果地板会震动时,请您去摸摸墙壁、窗户以及室内其它家具,您就会发现此时不仅地板,其它东西也通通在震动。这些震动虽然有轻微负面影响,但是与空间比例不佳而引起的驻波影响,那真可说是千万倍的差距。所以,我时常会强调不要件数不见林,也不要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调整音响,要朝大处着手,而不是小处雕琢。就像木雕,一开始一定是大刀阔斧的劈砍,等成形之后,再慢慢的修。
如果您以为声音轰轰然或浑浊的问题出在矮柜或地板的震动,而拼命的朝那个方向去改善,那就走错路了。虽然您用了很多方法可以改善一点,但是那一点点根本无关大局。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3 11:23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两度玩Lowther音箱的体验
      两度玩Lowther音箱的体验
      ●傅 叔
      发表读后感
        我曾经两度使用英国Lowther扬声器,是比较早期使用该扬声器的人。第一次使用该扬声器,是接触立体声音响初期,用的是原厂折叠型扬声器箱,大约在63年左右,也是对音响不甚了解的时候;第二次使用Lowther,亦是原厂Lowther
      Comer
      Acousta音箱,别看它的箱子很小,只有9英寸半阔,而内边的号角有7英尺6英寸长,足可比拟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是1对二手货,大约在70年代后期。
      聆听
        第一次用的单元应该是Lowther
      PM4单元加上Audiovector折叠扬声器箱。约定取音箱的那天中午,做妥工作后,迫不及待到佳声洋行取货。但见装单元的师徒俩满头大汗,正在安装这对单元,除了箱内位置紧迫无从着手外,还有它特强的磁力,锣丝刀不时被磁力牢牢吸住后而难以挣扎。直到午后去取货,师徒俩仍在安装,不过已近完成。我特别将装喇叭单元时的情形作简单的描述,是想说明该厂设计、制作的单元及箱子,是十分准确精细的。试音时,只觉得唱片播出来的音响轻重无遗,清楚呈现;声音也觉美妙,略欠震撼力度,听起来并不抢耳;现在想来,当时直觉上低音不够,如果能加重部份低音,那应该是理想的声音。我想,像我这种情形,也是60年代,初玩立体声音响者的通病,情形十分普遍;当时最过瘾的听法是在加强高、低音的情形下聆听音响,才是最开心的事情。我不清楚新一代的青年发烧友的心态如何,大概要比我们那时的音响迷进步得多了。
        我在购买第一对音箱时,朋友对我说:Lowther单元的纸膜类似牛奶公司雪糕杯的质料,中间集中高音的纸杯,它的形状更是不够圆滑。它不像Goodmans
      80中间的小杯那样圆。当时心想:只要声音觉得满意,便无可非议,如果这对音箱用的单元能大一点就好了,虽然它的磁力如此强大。
        我买的这对音箱不是放在家中,而是放在我工作的小厂里,在晚上欣赏心爱的唱片,消除疲劳,中午时分则让工人一边午膳一边听电台节目。放置这对音箱的后面,是坚硬的墙壁,但缺少完整的墙角。两侧墙身,长度只有2英尺左右,以现在的想法,大概是两边墙壁的长度不够产生良好低音的条件。低音的响度降低,中高音的响度相对地提高,会产生覆盖效应,应该有吵耳的感觉才是。奇怪的是这一对音箱所发出来的声音,竟然有着一种宁静的感觉。佳声洋行游先生曾经和我说过:住在清水湾的大法官,用的是Lowther
      TP1,一只是原装箱,而另一只则是本地木工按照原厂图纸所做的箱体。以常理推测,那位法官当时已是一位资深音响爱好者,因为他是由单声道过渡到立体声的。说也凑巧,那位法官是我认识的,于是向他请教和学习。
        法官的住所有一间十分巨大的聆听室,记意所及,他的音箱后面是坚硬的后墙,但也没有坚硬的侧墙。于是开始全神贯注的欣赏那对精美的音箱。听的音乐有大型的、小型的、古典的和现代的各类乐曲,应有尽有,那对音箱所给出的声音,无论在音色、音质、定位、层次、前后、左右、音场的高低和声音的均衡程度,都能恰到好处,实属罕见。就算唱盘上转的是当年被认为吵得要命的The
      Beatles唱片,也有一种宁静的声音,他告诉我:这对音箱是佳声洋行游先生所摆设。现时回想起来,此人功力如此深厚,非一般人能及,实属高人。虽然我的欣赏能力尚在初阶,没有经验,但是能辨别好坏,这一次的经验帮我建立了日后评定和改善音响系统的准则,得益非浅。俗语说得好:没有见过好的,那会有坏的,真是见一事、长一智。这使我明白到在同一套音响系统和同一环境下,分别由两个人使用,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更明白到因经验及知识的增加,可以在同一套音响设备上,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声音的素质。
        事实上,设计者要设计一只真正全音域单元绝对不易。我想,他的目的就是要废除被称作音响系统毒瘤的分音器,得以减少各类失真,提高声音的净度,而不是将高低音装在同一发音点,加上分音器的喇叭。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也是不易做的事。就以三只最著名的全音域单元来说,JBL
      LE8T、Goodmans 80、Lowther
      PM系列的单元素质与效率更是不同凡响。众所周知,低音是需要厚重大面积的纸膜,易于发出低音,并能在强大低音时防止和减少盆分裂,高音则需要又轻又小的震膜,才能有利于它的发声。问题来了:上述设计的3只全音域单元,除了Goodmans
      80喇叭的震膜是9英寸半外,其余两只的震膜只有8英寸。以其细小的振膜要出较低的低音,有一定物理的限制,不能与15及18英寸的低音喇叭相提并论,至于高音方面,除了LE8T的高音伸展略嫌不够外,其他两款单元的高音表现也属上乘,那么要加强低音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处理呢?于是,LE8T除了用硬而厚的震膜,还利用小型箱体及假扬声器令低音得以向下伸展,及加强低音的输出;Goodmans
      80则在扬声器箱装上A.R.U.及以特定的方式在箱内铺上毛毡,加强低频的素质;Lowther则用后面负载折叠型音箱来加强低音。简单地说,这三款喇叭的生产商各出奇谋、各施各法,目的不外乎改善低音的质和量。其中要算Lowther投入的资源最为庞大,生产了复杂而又精密的箱体,来加强和伸展单元的低音效果,也是这三款全音域音箱成本最高的一只。
        不能否认,大单元在低音方面会占有优势。如果你听过全音域的扬声器系统(这里是指有适当地配合的音箱,不是随便的装在可以装8英寸单元的箱子里),放在良好的位置上,调校适当,你有机会得到一种新的经验:自然的声音、优秀的音场、有极强的凝聚力。你仿佛看到定音鼓手在敲打定音鼓时的情景、乐队后边的定位、层次和它的大小比例;连普通喇叭听来十分吵耳的小号,突出地在那儿吹奏,你甚至能听到和看到那支小号,像家中一只饭碗碗口那么大小的发声点在那里发声。此情此景,处身其中,你还会想到低音够不够?劲不劲?高音够不够?刺不刺耳?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乐器与乐器之间绝不含糊,甚至可以量度距离,到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夫复何求!这种情景是我在法官家中听到的。
        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后期,两次使用的Lowther喇叭都是因转玩电子分音组合,而被轻易地放弃,而且是低价出让。现今看来,如此高超的喇叭遭受这般的处置,实在大错特错。
        当时的趋势是:12英寸低音单元是仅仅够听低音的基本装置,电子分音组合可有比较自由的配搭(实际上也有它的局限),於是低音单元就越听越大,15英寸、18英寸、24英寸、甚至EV的32英寸;高音喇叭越听越尖,JBL
      075、077,EV的T350、T35、ESS及Decca的铝带高音纷纷被高级玩家所选用,作为延长高低音频的手段。我等音响迷哪有不跟音响潮流走的道理?以现时的经验,回顾和分析当时的心态:事实上是找不到和不能肯定究竟要使用什么单元才能适合自己。虽然当时收藏的钴磁单元,有箱的和没有箱的古董单元有5对之多。
        我先后用了两次Lowther音箱,又两次将它们放弃,可说没有什么心得,但有一些经验:Lowther音箱需要有一个较大的聆听环境,放置音箱后面须有坚硬的墙壁,这样才有产生低音的条件。如果音箱两侧有墙,与后墙形成90度直角,那两边的墙角可作为箱内号角的延长,两侧墙壁越阔,越有利于低音的伸展。不过要记得,越低的频率,越是音场被破坏的因素。或者,你需要调整音箱的位置,改善你的音场。至於放大器的配搭,我不介意电子管机或晶体管机,反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后级时,留意它的阻尼系数不宜过高,一般50、60年代的电子管机阻尼系数大约莫在10至20之间,会适合这对音箱。
        我所涉及的都是30几年的陈年旧事,如有同好有新的使用方法,请告诉我,让我在音响历程中,增添一点知识。
        佳声洋行是专卖高级音响的公司,兼售相机及家庭用放映机,应是该业的早期影音经营者。现时回想当时该公司所出售的器材,每件皆是名器,当游先生两夫妇因车祸一前一后谢世,佳声也因大道中的中华百货公司大厦的拆建而淹没在瓦砾中。我特别在这里一提,并非夸耀,六十年代初期,它确实是音响历史中十分显赫的部份。我有时与我年龄相若的同好谈及该公司,竟没有人知道该处的存在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5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留英发烧杂记

文·【Jonathan Wong】



英国的气候是出了名的天寒地冻,就算是夏天,晚上的气温也会低至一、二度。当我初到Leicester居住,就被这里的气温冻得半死。不过,因为天气冷的关系,周围的环境通常都特别的静。莫非因为如此,久而久之,听觉变得特别的敏锐?难怪英国人的耳朵对Hi-Fi诸多挑剔!

其实不然,英国人爱听Concert,也爱学习演奏乐器,对音乐十分热衷。当他们购买音响系统之前,必定会先仔细聆听,比较自己经济能力所能购买的各种器材。大英帝国的经济状况,近年来如江河日下;国力衰弱之快,非局外人所能了解!英国佬买Hi-Fi,在以往是等闲事。现在人们花钱就不象好多新加坡的大爷们,高兴就买部天下无敌名机,不高兴就廉价出让。坦白说,在英国通常要吃些好一点的食物都有问题!Hi-Fi似乎是贵族的专利?尤其是象我这样的研究生,穷得有时候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话虽如此,这大国地灵人杰,鬼才济济。洋佬脑筋转得很快,虽然穷却也有办法给自己弄套系统,所用的办法就是现在在英国十分流行的DIY——Do it Yourself是也!

在英国玩Hi-Fi,我入乡随俗,和英国佬搞机搞得天昏地暗。其实我在国内本来就是个自作派,从不花钱买厂机。其实,老实说,我是没钱买机;老爸早年已因我的流水花钱量而实行严格的经济制裁。在英国我居无定所,不能拥有庞大的行李。因此,样样必须Compact,而且必须性能出色!现在房里的摆设,是以一部很不错的、动过手术的Discman为源,扬声器和放大器,全部自制 。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也自得其乐。这次就说说和英国佬一齐搞扬声器的事吧!

在英格兰中西部的Cheshire,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自作扬声器总部——Wilmslow Audio,相信不少读者都听说过。返英之前,我在杂志上曾见过它的广告多次,却没太注意。去年虽然手头很紧,却也买了一对Mission 760i,结果发觉自己的耳朵根本就不能接受它的声音。尤其是高音,难听之极,即使作为背景扬声器,也觉得有点那个。

我在实验室里test了好久,收集了不少灰尘,越听越发火。一气之下,和老友尼尔(Neil)驾两小时的车到 Wilmslow Audio,想找替代高音单元。尼尔顺便想找对理想的扬声器,於是便把手头的Lina让给他老弟。我带了自制的6SN7GT英国胆/MOSFET(ECF 10N/P16)的胆石无负回输放大器,尼尔带了他死也不换的Audio lab 8000A(由他特别炮制的新放大电路)。大家都是电子工程师,对电路设计的意见经常都发生不大不小的口角,但是对音响发烧,大家却意见一致。

Wilmslow 是在Kuntsford的一个小镇。那里民风、建筑,十分古朴典雅;十步之内就有一间Pub,也就是酒吧,是相当典型的英国小镇。当天细雨纷飞,阴霾密布,寒风阵阵;我们嗜酒如命,便溜进The White Horse品尝了一些当地著名的苹果酒暖暖身,然后才到Wilmslow 去。那里路标十分清楚,相当容易找。到了店铺,店员十分彬彬有礼,只差没有端上一杯热咖啡!

往店里放眼一看,我们都不禁吓得手脚发抖!天下名牌单元尽摆在大堂中央!有Dynaudio, Peerless, Morel, KEF等,眼花缭乱!连ATC各单元,也如垃圾般堆在一边。我和尼尔粗口一番后,决定试听大英帝国的利器——Morel单元。尼尔纯粹为了爱国而买国货,我却是要见识一下Morel。

在试听室里呆了好久,发现Morel非泛泛之辈,连我印象中的Focal各类单元,也没那种通透感。我们所听的单元,是刚从我老总Dr Lefley的故乡Ipswitch研制推出的MW104和MDT29 Ver 2。会不会外销到大厂,我不知道?至于成品,或许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吧!

尼尔的口袋不方便,我便扫了一对MDT29。飞车开回大学,便动手安装在我的MIssion 760i上。用仪器量了数小时,确定分音器数值正确后才收工,然后电召女友喝酒去。喇叭煲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同事们都说我的喇叭突然变得好听得多。追问我做了什么手脚?喝茶时间时,大家都坐下来听Radio 4,十分写意。老总听后,放工便把我的760i强借回家,第二天赞不绝口!不是赞我改喇叭的功夫厉害,而是赞Morel高音通透无比!

的确!Morel是有料得不得了,逼得尼尔一周内已经凑足银两,催我再度向Wilmslow 进军——花钱!尼尔要买一对喇叭,我想买一只迷你超低音,补Mission超低音不足。据我等所知,Wilmslow 有三部摄人魂魄的无敌喇叭系统,任你到天涯海角都找不到同等级数的声音,是英国自作派感到无比自豪的得意之作!不信请来英国见证,包你吓得尿流屎滚!这三部密器是:ATC-100,Dynaudio Focus, Morel SPL System。广告介绍,ATC Kit足足有一百寸高,开价三千英镑!我们又再度飞车到Wilmslow ,步入店堂后,尼尔和我盯着ATC帝王尊贵的气派看了半天,都不敢试听ATC,免得每晚睡不着觉!

我们带了Philips 618(Mod)作Transport,携手研制的DAC(Delta Sigma,Digital Syn Lock plus AD797 Output)加上土炮胆石放大器,让Focus和Morel大战了六小时之久!论味精,Focus到底有些微渲染。就如Faccette, Paragan等一般,有一股死死不放的遗憾,再加上胃口大食无伦,我的八安培RMS放大器竟脚软加高频不足?!天呀!爆Kitaro“古事记”第六段,呼喝的壮汉们竟然个个都没吃饭?对Focus的表现,我们很失望。改听MorelSPL1 System,也有不少缺点。高音过度光辉,中音不够body。老板声称,分音器还在改进的阶段,没发挥全部的功力。这是个卫星喇叭系统,超低音很够分量,但又不会过火。播老Joe 多次很苛刻要求的Mary Black,Sonata等曲目,都达到八十巴仙的程度。尼尔再听了The Dark Side or the Moon,决定落锤,非Morel SPL Kit不买!但回家后,免不了必须下一番功夫改喇叭!我也决定要了一个Peerless Sub Woofer,和Mission一起摆在房里享用。一个Sub woofer套件要价一百镑,不算贵。我们把一大堆木板零件搬运回家后,头一件事就是用电脑再次设计分音器。直到计划清楚,我们才开工!

尼尔为了造喇叭,把女友丽仪丝赶回伯明罕,腾出大半个空房作工厂。我顺水推舟,把超低音的制作也搬到他房里,而且不顾楼上肥海伦的多次抗议,我们日夜努力,乒乒乓乓了一星期和许多妈妈声,大家的宝贝总算大工告成!

这里给有兴趣造SPL喇叭,或喇叭太光辉的朋友一点tips,那就是把高音分音的电容。6.8uF换上4.7uF Solen,再把3.3R改成3.9R,SPL就十分平均了!Sub woofer应该加Zobel Network,减低放大器负荷,可用47uFNP+5.6R串联,再并连到大喇叭上。玩卫星系统,放大器必须要有能力推四欧姆以下的喇叭,不然免谈。

我们把SPL1接上Audiolab 8000A(Mod)等,听任何交响曲目,那股膨湃的音乐感和感情煽动力,都令我非常感动!科研发展,一日千里!各位听的名器,都过了时;殊不知在现时的英国,土炮百花齐放!把760i改了再加Sub woofer,已经达到可听水平,比起尼尔的全套Morel还是差了几个马位,差的就是中音的通透感和分析力。要买新单元MW104嘛,又需七十多镑,再加时间工夫和麻烦,我不很想再闹下去,况且赞助研究工作的铁道局多次发出不合理的期限,我不能再萎靡不振、吊儿郎铛,将就一点,就自绕了新线圈0.08mH给Mission 760i。

再次和尼尔的宝贝较量,还是输得死不瞑目!虽然Mission是一百镑的便宜喇叭,不过要是您听过Mission 760i+Morel MDT29+Kimber 4.7uF+Vishay 3.9R+OFC Irons dust core 0.88mH+Michell speaker connect+Sound Deadening Pad +Cable Talk speaker cables +RS components 6R/Alcap 16uF Zobel +Combak RF-56之一分钱代用银币+Bi-wire Audio Quest,你肯定会惊讶,这对喇叭的本质可不是好欺负的!当然,我花了不少钱改喇叭,但到底比购买同价的喇叭如Tannoy优胜许多,这里涉及口味的问题,请别太计较。

我在新加坡拥有一对八五年的Celestion SL60。它是该厂六十周年的纪念品,和SL600相同,只不过是用Rosewood做的,也是十分难搞。它大食无比,连两百瓦机也无济于事。好友Trevor对它的评语是:Both high low been curtailed!我的approach是改喇叭,而非换机(没钱嘛!),我摩了多次才心满意足。我的做法是先把分音器整个从喇叭取出,外置;放弃电路板,搭棚。Cap换上Solen 2uF,4.7uF,10uF,再用上英国Rata Coil,再用6550胆机推,这是一种新天地,令我沉醉不已!闭上眼听,超高低出齐,令人死也不信是在听SL60!可惜来英无法携带,便留给家人用来看影碟和唱卡拉OK。现在经常与好友们听Mission播放各类音乐,我已经不再怀念Celestion SL60!谁说发烧一定要一掷千万金。

英国天寒地冷,阴风阵阵,况且店家五点多钟全关门,消费又昂贵,晚上鲜少有节目。我在傍晚通常Decent的消遣就是热机后,欣赏些琴音雅乐,偶尔半夜爆爆几段垃圾音乐压压酒疯。这么听音乐也好,免得我想起家里的蒸鱼、炒面、肥鸡饭,而勾起阵阵思乡情!!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5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劉仁陽推薦調聲唱片


調整實例1 : 美濃林柏榮先生
調整實例2 : 台北黃偉倫先生
調整實例3 : 永和歐大成先生
 
劉仁陽推薦調聲唱片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四、五號,編號:DGG447 402-2(寶麗金)一九六一年的錄音,由肯普夫擔任鋼琴演奏,兩首曲子又都是經典曲目,音樂動聽,錄音也非常好。這張唱片的鋼琴是測試重點,那是晶瑩剔透又略帶木質韻味的,堂音非常清晰,小音量時的低音弦樂器細節應該聽得很清楚才對。只要把鋼琴調整得平順自然,高低音域的平衡度大概就沒什麼問題。

蕭斯塔高維契:十四號交響曲,編號:Decca 417514-2(福茂)海汀克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以數位錄音製作的一系列蕭斯塔高維契交響曲唱片,在詮釋上已被公認是經典之一。蕭氏的交響曲編制繁複,爆棚樂段凌厲洶湧,用來測試大規模音樂的層次與動態相當合適。樂團的單項樂器比例應該合適,弱音時音色真確,強奏時不亂不吵,音場結構完整,這樣才算過關。

Test CD 4.1,編號:Opus 3 CD19400(文藝復興)總共有十七首Opus 3的精選音樂,包含了爵士、吉他四重奏、大提琴協奏、人聲等多樣變化。由於Opus 3強調最簡單自然的錄音方式,所以樂器的音色可列入參考標準。很簡單,把這張CD從頭到尾聽完,如果無動於衷,沒有被極其真實的音色、形體感與細節所感動,那麼音響還需要調整。

爵士藍調女伶,編號:k.k.(文藝復興)女歌手Marianne Antonsen的歌喉特殊,音域由高到低變化很大,這張CD中她演唱了多首福音歌曲,處理方式卻是大不相同。一般最常播的十二首布拉姆斯的作品,一群男聲合音應該既沈且飽滿。獨唱者的形體感非常好,第九、十一首彷彿有一個人站在前面,樂器的質感要處理得通透又自然。

明信片,編號:RR-61CD(辛森)這張純男聲大型合唱可以用來測試規模感、解析力、動態與音場表現。一大群男聲在一起唱歌,聲音的渾厚飽滿可以想見,所以首要調聲任務就是把雄壯的中低音表現出來。第二首「天佑非洲」可以聽到各聲部一群一群的層次感,不需要HDCD解碼也表現得很好,康加鼓敲起來厚實結實,襯托出遼闊的空間感,就從這裡開始調吧。

愚人節,編號:harmonia mundi 901036(上揚)先不說別的,把燈光通通關掉,立刻就能在兩支喇叭中間看到活跳跳的樂器在演奏,音場深度非常可觀,看不到的就有問題了。由於用了許多西班牙傳統樂器演出,樂器聲音清脆嘹亮,一些特殊效果卻極低頻驚人(如最後兩段),動態對比異常鮮明。如果能把一些木管樂器的質感表現得甜美細緻,那就更好了。

Living Stereo發燒示範,編號:RCA 09026 61567 2(BMG)第一批Living Stereo發行時所推出的精選集,便宜又大碗,主要以管弦樂為主。早期的立體聲錄音沒有加油添醋,真空管器材增添溫暖色彩,每一段音樂都有超水準表現。測什麼呢?平衡度。聲音飽滿有肉的話,弦樂組播起來才會一大片,如果高音太多,海飛茲的小提琴協奏曲立刻就會刮傷耳朵。仔細的話,還能從老錄音中聽到許多極低頻噪訊呢。

慢板大全,編號:FF051這張唱片聽說已無人進口,非常可惜,全部都是優美悅耳的弦樂慢板,在調整妥當的系統上聽起來耳油會流滿地。簡單的一句話說,如果中低頻太過貧弱,永遠都無法體會這張CD的美感。它的弦樂應該是甜蜜多汁的,帶著騷騷的質感,分離度又非常好,透明度則是溫和舒適的。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6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倫敦頂尖錄音室的多聲道系統
楊德宜

<圖1>Metropolis Studios是倫敦地區最早安裝多聲道錄音系統的錄音室之一,目前主力放在電影多聲道的音樂配製工作上,還有部分的純音樂多聲道混音與後期製作。

五月底訪問PMC原廠的行程中,主事者Peter Thomas為了讓我能夠更瞭解PMC鑑聽喇叭在錄音室的應用實況,特別安排我前往倫敦地區極具代表性的二家錄音室 - Metropolis Studios與The Town House。在英國流行樂界,Metropolis Studios與The Town House都是指標性的後製作錄音室,就連美國流行樂界也經常有大牌藝人指名到這裡來進行專輯的後製作處理,其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我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在這二家錄音室裡,把沒有正在使用的錄音間與控制室幾乎全部看過,就算是正在進行工作的錄音室,他們也會盡可能安排讓我進入參觀拍照。對於工作間嚴禁外人隨便出入的錄音業者來說,這已經是給足了天大的面子了。為什麼,難道亞洲來的音響雜誌編輯面子特別大嗎?不是的,他們肯這麼配合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PMC老闆Peter Thomas的請託,希望能夠讓我盡可能看到錄音室裡的PMC喇叭使用狀況,所以才能有這麼天大的面子。不過,最近關於PMC的介紹已經寫得太多了,所以我決定純粹就一般鑑聽喇叭較少觸及多聲道重播領域著手,也順便帶給大家一些關於多聲道製作的簡單觀念。

<圖2>Metropolis Studios又稱為「Power House」,因為這幢建築物在本世紀初是個電力站,供應倫敦地區地鐵所需要的電力。由於這是一幢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設計師在規劃時盡量不改變內部的構造,但是卻能創造出相當具有現代感的格調。   

<圖3>由於系統主力放在多聲道電影配樂方面,所以Metropolis Studios這間Control Room E控制室沒有近場鑑聽喇叭,而是全部仰賴PMC BB5/XBD多聲道大型系統,模擬出電影院中的逼真效果。

規模嚇死人的大都會錄音室

Metropolis Studios位在一幢非常古老的建築物裡,外觀看起來像是消防隊,可是聽同行的PMC行銷經理Keith Tonge說,這原本是倫敦地鐵的電力供應站,後來Metropolis Studios公司出錢向市政府買下來改裝,還是保有原來的外觀模樣。走進建築物裡面,門禁管理嚴格得超乎想像,就連與現場工作人員熟透的Keith都得按規定登記,由負責接待的老闆John Goldstraw帶我們進入參觀。John Goldstraw說,因為前一天瑪丹娜才結束在Metropolis Studios的錄音工作,所以整幢建築物還延續著前一天的緊張氣氛。我問他,瑪丹娜來錄音和緊張氣氛有什麼關係?他笑著回答說,那種大牌藝人出現時就像是大軍進駐,閒雜人等一律要迴避不得逗留,即使是非得留下來的工作人員也不能隨便亂跑,否則一下子就被保鑣給轟出去了。看來,本地流行市場的藝人還不夠大牌,至今還未曾聽過有類似的排場出現。

Metropolis Studios的錄音間、控制室與剪接室等大大小小的空間共有數十個,John安排我從最大的多聲道控制室Control Room E開始看起。說實話,這些年來在台灣、在美國看過許多錄音室,其中也不乏豪華的大型空間,但是走進Control Room E還是讓我傻眼了。這間控制室約有20坪左右,系統以SSL 9000型72軌的控音台為中心,搭配全套PMC的5.1聲道喇叭系統進行混音與後製作。先撇開容易讓人暈眩的大型控音台不談,光是前方那三組BB5/XDB所構成的前置聲道與中央聲道喇叭,就足以讓音響迷與AV迷流口水了。Keith向我解釋說,如果是以MB1構成完整的多聲道系統,中央聲道是採用衡置的設計型式,也就是所謂的MB1C喇叭。不過,BB5/XDB多聲道系統的設定目標就是頂級環繞效果重播,所以中央聲道喇叭依然採用直立式設計,而且與左右聲道同樣配置輔助低音喇叭XBD。

我感到很好奇:一般採用電腦錄音的控制室為了方便工作,通常會配置二個銀幕在前方,其中一個用來播放電影或是MTV的影像,另一個則是監看電腦工作畫面之用;不過,一般家庭電影院不可能像這樣配置二個銀幕,那麼直立式的BB5/XDB中央聲道喇叭檔在中間該如何解決呢?Keith說:「每一種不同用途的PMC喇叭,即使型號相同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內容設計。例如直立式的BB5/XDB中央聲道喇叭,一開始就是設定為放置在銀幕後方的用途,所以它的高頻能量與擴散性已經將銀幕阻擋的衰減值考慮在內。」這樣的說明雖然讓我搞清楚了,不過我還是感到懷疑,真有人會把這麼巨大的中央聲道喇叭請回家嗎?如果您做了,請記得通知我到府上去瞧一瞧是何等景象。

<圖4>後置聲道的部分,採用二隻MB1倒掛在控音台後方,再以大角度傾斜向下投射。如果以前置和後置喇叭的距離來看,錄音師的聆聽位置正好在中央,這是相當完美的環繞系統配置方式。

<圖5>很難想像,MB1這種體積龐大的傢伙,竟然會用在後置聲道的部分!姑且不論價格問題,音響迷如果想要如法炮製的話,至少得先解決聆聽空間尺寸的問題。

多聲道系統的鑑聽器與空間需求

在後置聲道方面,Control Room E並沒有配置BB5喇叭,而是以一對MB1分別負責左右後環繞音效部分。負責人John告訴我說,Metropolis Studios在器材投資上向來很捨得,所以買便宜一級的MB1用作環繞喇叭並非成本因素,而是以一般多聲道重播的狀況為考量。他說,無論是在電影院或是家庭劇院的多聲道系統,後置與側置的環繞聲道必定會用稍小、或是非常小的喇叭系統。錄音室裡的後置喇叭既然同樣是鑑聽器,當然不能用非常小的喇叭來播放,但是也不能擺設太大的喇叭,否則最終錄製效果必然與實際播放下有一段差距。在這方面,負責給予建議的PMC倒是沒有意見,反正MB1對於一般多聲道系統的後置喇叭來說已經是超大了,效果自然是不會讓人失望的。

<圖6>參觀行程中我們沒機會進入這間錄音室參觀,不過從Metropolis Studios宣傳目錄的圖片上,可以看出空間設計者的巧思。請注意看天花板的不規則狀裝飾,其實那就是美化造型的擴散板,而且在規劃之初就決定了特定樂器應該擺設的位置,以便達到聲波擴散的最佳效果。從這個現場實例,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裝修音響室的不同想法。

接著我們看了許多間二聲道的控制室,左看右看還是PMC搭配Bryston的組合,深怕再看下去就要被Keith洗腦了。後來,John帶我們到一間系統剛完成的Control Room B,這裡也是主要負責多聲道系統的工作,鑑聽喇叭部分和Control Room E完全相同,但是空間約只有十坪多,而且不用大型的多軌控音台,而是以電腦介面控制硬碟錄音的操作方式。由於Control Room B不進行電影音效配樂的工作,純粹是以多聲道音樂混音與後期製作為主,所以他們在BB5/XDB系統以外又加了一對B&W CDM-1小喇叭,作為近場鑑聽之用。我們在此處觀看了音樂從多軌母帶進行多聲道混音的過程,而且全部都是在電腦螢幕上完成,經過簡單的解說任何音響迷都能輕易瞭解。基本上,多聲道混音與立體聲混音是相同的意思,只不過在立體聲系統上錄音師要決定各項樂器在二隻喇叭之間的相關位置,而多聲道系統中就得將聲音分布到前置聲道、中央聲道與後置聲道,以及特定頻率以下必須混進超低音的頻道。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在電腦螢幕上很清楚,而且操作介面設計得很方便,錄音師決定讓哪些樂器的聲音分配到哪些聲道上,運用起來是很輕鬆自在的。

在整個混音過程當中,鑑聽器的敏感程度與細節重現能力是很重要的,我發現甚至比立體聲的二隻鑑聽喇叭還得要求更嚴苛。因為在多聲道重播過程中,至少有五隻以上的喇叭同時發聲(PMC系統的超低音訊號混在其他五個聲道),如果細節重現能力不佳、系統不夠敏感的話,錄音師就不容易聽到細微處的聲音改變。此外,環境需求也不盡相同。以往錄音室的空間處理會盡量採用吸音、擴散並行的做法,讓空間殘響與堂音自然一些,但是這些部分在多聲道系統上就改由環繞喇叭負責重現。因此,錄音空間會盡可能採取重度吸音的做法,讓錄音師聽到更多的直接音,也就是真正由多聲道系統所表現出來的「空間感」。

<圖7>Metropolis Studios的Control Room B控制室,同樣採用BB5/XBD構成多聲道大型系統。由於這裡主要是進行多聲道純音樂錄音的後期製作部分,所以配置了一對近場鑑聽喇叭B&W CDM-1,驅動擴大機則是全套的Bryston產品。

<圖8>受限於空間問題,Control Room B控制室的MB1後置聲道就直接擺設在腳架上使用。
<圖9>為了安全理由以及方便更換喇叭的用意,錄音室裡特別以Neutrik NL4端子進行連接,端子座與接線在施工之初就已經規劃安裝完成。

多聲道音軌分佈的觀念主宰一切

在The Town House錄音室裡,共有四間控制室用來進行後製作工程,而且全部採用BB5/XBD鑑聽系統。我們先是參觀了幾間立體聲配置的控制室,最後來到一間採用BB5/XBD多聲道鑑聽系統的空間裡,由The Town House的資深錄音師Bunt Stafford-Clark為我們現場示範多聲道後期製作。這個部分不容易說明,因為其間牽涉到許多D/A與A/D轉換、訊號處理、等化壓縮的複雜過程,同時還有影像同步處理的步驟,所以連我這種半專業的人也是看得戰戰兢兢的,一不注意就遺漏了Bunt Stafford-Clark正在進行的動作。況且,後製作部分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錄音師在混音完成的母帶上為各首歌曲所做的聲音統合工作,這種聲音經由巧手所產生的奇妙變化,是很難用文字來說明其間的誇張變化。要是有機會的話,我倒是很想找唱片公司商量一下,是不是能夠錄製給本刊讀者一些Sample CD,同時收錄多軌未經處理的簡單混音,混音版本以及後製作處理完成的效果,直接用聆聽比較的方式就可以分出其中的不同。

與Bunt Stafford-Clark閒聊的過程中,我們談到了許多關於多聲道純音樂軟體的未來。Bunt從抽屜裡取出幾張Telarc錄製的dts CD,以多聲道重播過程來解釋音軌分佈的情況。他刻意將每一張dts CD快速的切換作比較,讓我們聽到爵士鼓組腳採大鼓忽前忽後、吉他和絃時左時右,合聲有時出現在後置喇叭二側、有時集中在後置聲道正中央的詭異狀況。Bunt說:「在二聲道的世界裡,原本就沒有音場分布一定得按照何種方式來安排,所以到了5.1聲道、六隻喇叭的複雜狀況下,當然更不會有人遵循所謂的『音場結構』。如果真正以『音場』的觀念來看,所有的樂器應該都要安排在前置聲道的範圍 ─ 換句話說,前置聲道與中央聲道是一體的,至於所有的空間殘響就安排到後置聲道,這樣才有可能完成真正的『音場』。不過,這種做法到頭來只能適用於真正具有音場觀念的製作人,我敢說絕大多數的流行音樂製作人,都會希望錄音師把多聲道的各隻喇叭充分利用,最好創造出真正會『環繞』的音場就更迷人了。」

<圖10>這是在Control Room C錄音室看到的奇景。在這個專門錄製二聲道音樂的錄音室裡,最起碼配備了上百部效果器供錄音師使用,但是當天由藝人所指定的外來錄音師,還是自己帶了這麼誇張的器材陣容進行錄製工作。

<圖11>Metropolis Studios稱為「電力站」真是一點都不過分,裡面除了數十間控制室、錄音室與剪接室以外,還有提供給藝人休閒使用的娛樂設施,甚至連餐廳規模都是相當嚇人的。

<圖12>The Town House的Control Room A控制室,已經完全捨棄盤帶式錄音座的設備,全部影像、音頻的處理與剪接過程全部採用電腦錄製數位訊號,所以系統裡的器材看起來簡潔許多。

後記

參觀Metropolis Studios與The Town House二家錄音室的經驗是很有趣的,同時也讓我認識了許多先前不容易有機會瞭解的事情。不過,要在短短幾頁的篇幅裡寫下所見所聞並不容易,況且也不見得會引起音響迷的興趣,所以我僅針對幾個當天參觀訪談的幾個重點加以說明。恰巧的是,從歐洲之行回到台灣以後,雜誌社裡出現了許多專業錄音器材,原因是代理商希望能夠轉換跑道,由「音響論壇」將它們介紹給對於錄音有興趣的讀者。目前我們正在研究這種方向的可行性,同時也徵詢讀者們的意見;或許,這個單元將會從多聲道的角度著手,讓讀者們認識這些器材的同時,也能夠準備迎接多聲道重播時代的來臨。總之,如果您有任何想法,請不妨用讀者回函提供寶貴的意見。■

<圖13>由於空間的尺寸與高度受限制,所以The Town House的PMC喇叭系統與聆聽高度較為接近,坐在控音台前的聆聽感受也很不一樣。

<圖14>箝入牆面的BB5後置喇叭由於高度較低,所以不需要將上下倒置,以便使高音單體的投射角度高於聆聽水平線。
<圖15>拜PMC鑑聽喇叭之所賜,大家都用PMC指定的Bryston專業版本擴大機組合。The Town House的做法是將擴大機組藏在牆內,拉一組冷氣管進入強制散熱;這可能是最豪華的Bryston擴大機用法。

<圖16>The Town House有許多位炙手可熱的錄音師,其中Bunt Stafford-Clark是最早跨入多聲道領域的頂尖專才之一。
<圖17>全程幾乎都在看多聲道系統,眼前忽然出現了一部LP刻片機,讓人感到心頭一熱!這款Neumann VMS 80是類比黃金時期的頂尖產品,刻片刀、磁頭與驅動擴大機都有多種型號可以選擇,Metropolis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6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漫谈火牛

 

各式各样的音响器材大部份都需要用电,要用电的一般叫有源器材,有些无需用电的,如扬声器等,叫无源器材。在有源器材中,除了小部份使用乾电池供电的之外,其他的一般都接到市电上去,这些器材便需要电源变压器,也是我们俗称"火牛"的东西了。今天几乎所有HiEnd器材都使用了环型电源变压器(也叫环牛)而其他较平直的机种,则依然使用传统的方型电源变压器(也叫方牛)。由於方牛的铁芯是由E形和I形矽钢片合成的,故方牛又叫EI牛。HiEnd器材大量使用环牛还是最近十多年的事。一般经验告诉我们,环牛的高频响应较佳,另外相同重量的环牛,它的功率和动态余量还比方牛高,环牛一般造价较高,消费者会感觉它较矜贵,故HiEnd机用环牛便变得理所当然了。其实从技术角度看,环牛比方牛优胜的,恐怕是它的漏磁量远远比方牛低,於是机内的布线可以变得更容易灵活了。
但近年有研究发现环牛本身原来有潜在的弱点,对声音好坏而言,人们需要重新为环牛和方牛的论争重新思考了。
在深入研究两者优劣前,我们先看看他们的构造。先说方牛,它的线圈是绕在一个方型的骨架上,绕制非常容易,如果使用特殊的机器,一次过可以同时绕制很多个,故此它的造价较廉宜。线圈绕好後,便把矽钢片有次序地进去。第一次先放E形的矽钢片E和I合起来成了一个日字型,第二次掉转方向,先放I形矽钢片,这样I和E合起来也是一个日字,这样梅花间竹地起来直至线圈骨架的中空位置填满了就可以。
环牛的构造就大不相同了,首先我们需要把长长的条形的矽钢片卷制成环型,当卷到需要的厚度(即达到所需的截面面积)就要把它放进炉子里加热来使它定形。定形之後就成了一个环型的铁芯,跟是铺上绝缘薄膜,然後漆皮线要穿过铁芯的中央孔绕在环上,这样的制作,需要特殊的机器,而且每次只能绕一个环牛,所以环牛的造价就贵得多了。
至於把火牛固定在底板上,环牛就非常简单了,只要在环牛上下各放一软片,再在中心位置以一锣栓加上一个像大型"戒指"(washer)状的压片,穿过底盘,加上丝帽,便可固定。而方牛则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固定方法。一般胆机都用卧式,方法是把系紧铁芯的四颗锣栓加长,穿过底盘再加丝帽。而其他的多采用立式的,是在方牛外加上有脚的外罩,再用螺丝把外罩的脚位固定到底盘上去。
既然环牛在很多方面都比方牛优胜,那麽有人便想到把它用作胆机的输出牛,不是会更好吗?可是造出来的效果却很令人失望,从测试报告中看,环型输出牛高频响应很高,效率也很高,但在听感上,却奇奇怪怪,形象点来说是胆机换上环型输出牛後便变了石机声。这种尝试很快便完结,再没有多少人试了。但是不是环牛真的不能做输出牛呢?答案是钱作怪。经过特别设计和处理,环牛可以成为最好的输出牛,只是成本可能是方牛的几十倍。
近来的研究发现了什麽环牛的弱点呢?这要先看看我们使用的市电的特性。在香港和中国,供电都是220V,但从理论上说,这220V是RMS值,换言之它的最高正峰值和负峰值分别为220V×1.414=311V。这只是一个理想值,但在现实生活,由於市电受到各种工业器材的污染,充满各式的突峰(spikes),电源的正负对称往往给破坏,出现直流漂移(DCoffset),举例说,如果出现10V的直流漂移,正峰值是321V,负峰值是301V,这样供电的两端虽然仍维持220VRMS的交流电,但同时出现10V的直流。这种直流漂移可以是瞬间的,也可以是断续的和持续的。更可怖的是这种交流两端的不规则不对称性并没有什麽简单的对策,而直流漂移的幅度,可以是几伏,也可以是几十伏。
方才说的直流漂移,正正是环牛的死穴。原来环牛的铁芯,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环形磁路,故它的效率较高,可是这个铁芯基本上是没有空气缝隙的,问题就出来了,当线圈出现直流时,铁芯由於高效而急速磁化,出现磁滞现象。当出现磁滞时,火牛的效率会急速下降。另外,由於环牛的铁芯是与外面绝缘的,铁芯感应到的电荷便没有途径消减了。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其实在都市里,这情况是很普遍的)用环牛的机器声音会明显劣化。有时环牛甚至会产生鸣叫的现象。
而方牛呢?情况恰恰相反,它的弱点是效率较低,频应较窄,但正是这点,它对直流漂移有很强的免疫能力。原来方牛的铁芯每一片都由一块E和一块I合成,本身没有完整的磁路,这正是它效率低的原因,但它正因为每片E和I矽钢片都有空气间隙,钢片不可能过度磁化,因此不容易产生磁滞现象,这样这空气间隙就成了一个磁滞的安全阀。所以一点直流漂移根本不会对方牛有什麽影响。资深一点的发烧友都会知道,单端式的胆机用的输出牛是有大量直流通过的,这种牛的铁芯,并非把EI矽钢片梅花间竹地起来,而是一边是整组E片,另一边是整组I片。
而且通过特殊的绕制方法,譬如双线并绕、反接、交叉等等,方牛是可以做到比环牛高20-30dB的噪音排斥力。这可不得了,因为20dB,就是原噪音的一百分之一,而30dB就是一千分之一了。
那麽,先前说的超级环牛又是怎样造出来的呢?道理很简单,只是在铁芯上加上间隙和把铁芯用引线接通带出,然後接到机壳上,导出感应电荷。这可以说是知易行难,要把环牛铁芯上一度0.02"的间隙,这相当於一张纸的厚度,目前只有激光才做到。就是做到,环牛的效率也降低了,重量的优点也不存在,这种做法是否值得,那就见仁见智了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7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美妙动人的模拟之声
黄 欣



与数字音源搞得热火朝天不同,作为模拟音源代表的LP唱盘自上世纪50年代进入到立体声阶段后技术就基本定型,到现在也还是盘、头、臂的组合,加老老实实的两声道。LP最盛行的时期是上世纪50~80年代,后来随着CD的全面流行及各大唱片公司逐步减产黑胶唱片,而渐渐退出了主流市场,在那段时间还坚守LP阵地的人看起来真的是很落伍啊。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在数字音源里寻找了多年靓声真谛的发烧友们一转眼,又发现LP的好处了,即使入门级LP唱盘,也能得到不错的音乐性与耐听性。于是乎,近年又掀起了一股LP“复辟”的浪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一年前有机会试听了几款入门级LP唱盘,立马便有中毒之感,发现它的声音的确有一股别样的魅力,万元级的CD系统也未必有此平衡耐听的音乐表现,拥有一台发烧级LP唱盘的愿望变得一天天强烈起来,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的搜寻,终于从LP市场非常活跃的广州买回了一台的DUAL CS505-3 LP唱盘。

Dual是德国一家老牌的LP唱盘生产厂家,几十年来一直未中断过模拟唱盘的生产,我手中的这台505-3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唱盘的柚木盘座已磨得油光可鉴,这是一台33与45转双速的带驱式唱盘,转速可通过调速旋钮进行微调;唱盘由合金铸成,重6kg,沉甸甸非常稳重。整机采用悬浮避震设计,唱盘由四角的弹簧与基座相连,转盘表面覆有大约5mm厚的黑色胶垫,唱片放在上面具有很高的平整度。唱臂是普通的枢轴式直管型,原配的唱头为“高度风”的高输出的MC头,买到时已磨损过度,现换成一款MM型的Shure中价实力品种M97XE。可能由于原机主比较爱惜的缘故,这款唱盘的唱臂臂管及后端调整唱头针压的重锤与调整旋钮都还很新,镀铑的旋转刻度在灯光下显得银彩熠熠,取下转盘检查,用于带动转盘的皮带还未老化,弹性还算不错,33/45转的转换开关反应也很灵敏,总的来说这台LP唱机还是保持了相当良好的状态。
一说到LP,可能许多人就会先想到调校是个麻烦事,担心在自己的手上出不了好声,但就我的经验而言,熟练以后调整起来还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入门级的唱盘,不会象高价唱盘那样头绪繁多难以掌握。拿505-3来说,调校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除去唱头的正确安装,超距、方位角、水平循轨角调整要正常外,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唱头针压。针压是靠唱臂尾端的重锤来调整的。唱臂实际上是一根支点固定的杠杆,如果前后移动尾端重锤,前端唱针作用于唱片上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改变,针压调得合不合适,会直接影响唱针拾取讯号的完整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质的好坏。


放唱片时需要的针压大小当然由唱头来决定。我所用的这支Shure M97唱头前端带有一只防尘刷,所以当防尘刷处于收起、半工作、工作等不同状态时相应针压也要进行调整,我听音时一般将防尘刷收起,按照Shure的建议此时针压调到1.0g就行了。以这款505-3为例,调针压可以这样来做:动手时先要将唱臂枢纽处的刻度归零,把整支唱臂以枢纽为支点调至平衡,怎样才算平衡呢?如果在调定后将一张邮票轻放于唱头上便迅速下沉,拿掉后唱头又能迅速归位就算调得不错。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从侧面观察整支唱臂,最好唱头端能稍低于水平线一点,此时再将刻度调到1.0位置,慢慢向前移动尾端的重锤,这就要靠听感结合观察唱针在唱片上工作的状态来定重锤位置了。可以选自己熟悉的唱碟,调到出来的声音不发虚、不空泛,人声与乐器不会结成一团,又感觉不到唱针刮底的强烈噪音就可以算基本成功。接下来,针对放送的不同唱碟还要进行微调,因为黑胶碟与CD片不一样,不同的大碟厚薄轻重都是不同的,需要区别处理,因此调针压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多试几次。
在唱臂枢纽处有一个带刻度的旋纽,前面说过是将它调到1.0的位置,它主要是对唱臂支点起一定的紧固作用,调节它可以改变唱臂工作时上下抖动的作用力,这个旋纽的作用不小,因为一般来说唱碟表面都不是绝对的平整,唱盘转动时唱臂也会随着唱碟的上下而浮动,如唱臂的紧固力太小,某些情况唱针会跳起脱出音槽,而太紧的话则声音容易显得粗钝发朦,调试到唱头能随着唱碟有节奏地上下错落有致地浮动就最理想。
此外唱盘座上还有一颗可供调节的旋纽,调节它能获得另一种作用力,因为唱片转动时音槽也会对唱针产生带动力,让唱针逐步由外向内走,调整这个旋纽可以改变唱针向外或向内的作用力大小,防止唱针打滑从音槽脱出,从而达到准确拾取音槽中音乐讯号的目的,校验它可以通过唱碟开始处的几条空白音槽来试,如果落下唱臂后,唱针进入音槽非常突兀或者很容易滑出唱碟边缘都是未调好的现象,反之唱针如能缓慢准确地转入音槽之中抗滑力就调得不错。唱臂抗滑力一般与针压一样,象505-3调到1.0就OK,不过505-3唱盘座上的刻度有上下两种,是针对唱针针尖的形状而定,象M97是椭圆形针尖就使用上边的刻度,如为圆形则调至下方。
与CD不同,要听LP还需要唱头放大的帮助,由于我的音乐之旅ECI-2功放不带唱头放大线路,配合它的是一款国产Sonic Audio的M-7胆MM唱头放大器。它采用分体电源供电,看外形是模仿Music Fidelity的小圆筒,声底活泼开朗,透明度与结像力尤为突出,音乐的节奏感与乐句的快速起落表现得很好,播放人声也有绵软悠长的韵味。值得夸耀的是其信噪比做得非常高,需将耳朵贴近喇叭才听得到电流声,这点颇为难得,要说不足之处就是稍有过冲的感觉,可能唱盘的级数高了会更明显,不过好在它的售价廉宜,以价论声还算不错。
如果说相对于CD机LP有什么优势的话,我觉得LP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堂音丰富,余韵悠扬,鲜活度也比较高,与同级CD机相比这一点就更为明显。拿我曾用过的入门机Marantz CD67MKⅡ来说,与505-3相比它播人声时余韵就象被硬宰掉了一截,因此听感上显得缺乏生气,而由505-3唱出的人声尾音硬是有“嗡”了一下的感觉,象多延迟了半秒,余音袅袅非常入耳,空气感异常强烈,因而给人以气韵流畅、生动之感,这一点就算中价CD机也不容易做到。在调校理想的情况下,505-3发出的是一种全频松软、饱满的乐声,即使在低频段也沾上了“绵软”的特质,速度感不会很快,但听上去让人很放松,我非常喜欢它在播人声与弦乐时表现出来的那种绵密厚实的质感,整个频段的音乐密度非常充实饱满,但不会象CD那样有强烈的贴身感受,你会觉得重播的音乐与聆听者保持了适当的欣赏距离,整体的听感带有一丝淡淡的甜味和从容气质。
拿小提琴来说,它表现出来的运弓的速度感虽没有CD那么强烈与真切,不过在一些稍慢一点的乐句上,你能感觉小提琴的琴音似乎滑溜溜地溶入了空气,慢慢地将你牵扯进音乐的氛围中去,很有几分音乐厅内的气息。而播放流行音乐的大碟时,也能得到相当不错的音效,象播放我钟爱的香港1980年代的达明一派、Raidas等乐队的大碟时,合成器所制造的电子音效非常到位,人声也有不错的水准,比起3000元级的入门CD机放同一大碟的CD版本绝对胜出不少。
如果你喜欢古典、爵士和1980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的话,那么玩LP在软件方面选择也是不少,不用担心找不到碟听,花费比玩正版CD还要省一些。其中古典与爵士的二手唱片大部份都在70元以下,视成色与版本而定。至于香港流行音乐大碟因为当年发行量大的原因则非常廉宜,5元左右就有成交,象我这样的音乐爱好者就有如入宝山之感了。买回唱片后,记住得仔细地进行养护清理,如播到有明显的爆豆声时就应用清水冲洗碟面,遇到顽固的污渍还需用清洁剂除去,唱针要定时清洁,唱盘胶垫也要特别注意防止沾染了灰尘。
对黑胶发烧友来说,通过精心地调整后让唱盘发出天籁美声的那种满足感可真是难以名状的;调唱盘、清洁唱片这些事在道中人看来,绝对是个乐趣而非苦事,对玩够CD想追求新鲜感受的朋友而言,我劝您也不妨做一次黑胶的复辟客,因为其中不仅能体会到温馨的怀旧情趣,还能欣赏到那美妙动人的模拟之声。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8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芬兰扬声器Amphion argon2

文·【谭泽江】


书架型扬声器,就有如小家碧玉,听小编制乐曲非常窝心,但爆棚时就是少了临门一脚,抓不到痒处,感性有余而气势不足。

最近测试的一对书架型扬声器——Amphion argon2,却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

argon2来自遥远的芬兰。在新加坡的音响市场上,芬兰音响器材可说是少之又少,相信各位都很想了解这位稀客的表现。

虽然一般厂家都深知发烧友的心态,但仍不厌其烦地为扬声器加上面罩,至于发烧友如何处置,则是悉听尊便。

argon2的设计师肯定是位头顶烧到冒烟的发烧友,原因是它的设计干脆连防尘罩都免了。事实上,一般发烧友都喜欢将扬声器的防尘罩除去,此举令高频的表现更为通透,结像也更为锐利。由于argon2少了防尘罩,因此扬声器面板上的窟窿一扫而空,简直平滑得“像婴孩般地幼嫩”。

argon2是一对二路分音扬声器,它采用一只1寸直径的铝质半球形高音单元及一只6.5寸铝质低音单元。据Amphion厂方透露,人耳对2kHz至5kHz的频率反应非常灵敏,为了令中高频的表现更为连贯圆滑,因此将高音单元的分频点订于1200Hz。在二路分音扬声器里,这是一个非常低及极为罕见的分频点,原因是它可能提升失真及降低扬声器的承载功率。

Amphion的工程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胆识过人!

argon2的设计,运用了Amphion引以为荣的Uniformly Directive Diffusion技术。其特色是,扬声器的离轴表现与同轴一样出色。此外,高、低音单元亦具有非常宽阔的扩散度。argon2的频率响应为40Hz至20kHz,分别有樱桃及白桦两种木皮可供选择,售价为$1980。

测试时,阿狂正好上来串门八卦,于是便一起听之。

习惯性地将argon2接上“胆大包天”的Unison Research S8,音源则用了“数码金三角”。

第一张试音碟当然是区君祥的“客途秋恨”。

区君祥的嗓音浓郁饱满,结像锐利,感情丝丝入扣。相比之下,惯听的Rogers LS3/5a Limited Edition结像反而显得较松散,嗓音亦不如argon2的饱满。

一曲既罢,阿狂对argon2产生了好感,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对它制作的精致,赞不绝口!

接着,听了黄红英的“初次尝到寂寞”。

阿狂与黄红英可算有缘,她多次在新加坡的演出及彩排,阿狂都有缘在场,因此对黄红英真正的歌声,自有判断的依据。据他表示,argon2的音质与黄红英无异,虽然Rogers LS3/5a多了一份娇气,但论准确性则是argon2更胜一筹。此外,argon2的分析度也更佳,连换气、口水声等细节都捕捉得历历在目。

风花雪月一番之后,当然免不了茹毛饮血,大爆一场。

听爵士乐When Alto Was King,少了点热力及汗臭味;再听Eva Cassidy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高频有点金属味及压缩感。管弦乐“节日序曲”,小号(Trumpet)的音色同样也有压缩感,动态也较为逊色,乐手们无精打采。明显地,Unison Research S8喂不饱argon2。

事到如今,非得重槌出击不可。

于是换上了FM Acoustics 155前级及Jeff Rowland 8T大力士功率放大器。

重听“客途秋恨”,伴奏乐器流畅、有活力,人声浓郁,但表情较为平板,少了胆机丝丝入扣的感染力。当然,这是真空管与晶体管的不同,与argon2无关。

最令我震惊的是,重听“节日序曲”时,argon2的表现简直判两人! 听“节日序曲”,整个管弦乐团仿佛就在发烧房里,无论音场的深度、阔度及高度,全都破墙而出!更难得的是,argon2的谐波非常丰富,音场高耸入云霄,宛若置于残响丰富的音乐厅!更“可怕”的是,argon2非常能爆,其爆发力之猛,石破天惊!铙钹及定音鼓力道之狠,简直没有人性!许多书架型扬声器的音量到了临界点时,音质劣化有如泼妇骂街,但在我的发烧房里,将argon2推得天翻地覆时,仍轻松自若,根本摸不到它的底!

最近数年里,进出我的发烧房的大小扬声器不计其数,论官感之刺激及贴身肉搏的快感,这肯定是最为过瘾的一次! 阿狂眯着双眼,听完“节日序曲”后,抹抹嘴角的口水,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argon2是近年来我听过最能爆、最有气势的一对书架型扬声器,除了少了点超低频之外,其他方面的表现都足以与座地式扬声器争一日之长短!它的价合理,可惜胃口奇大,一定要喂饱它之后才能取得最佳的音效——这意味着你得下重注于大力机。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8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那一场春花秋月的梦

听Jadis DA50 Signature合并式胆机


文·【谭泽江】


法国Jadis胆机金碧辉煌的外型,浪漫迷人的音质,一直是胆痴们梦寐以求的名器。无奈其价格高昂,令人觉得遥不可及。

当然,Jadis也推出“廉价”胆机,可惜外型粗俗难看,尤其是哑黑色的变压器,有如癞蛤蟆般地盘踞在机壳上,非常恶心!而Orchestra则是唯一秉承了Jadis一贯金光闪闪、金碧辉煌卖相的“廉价”系列。

以价论声,Orchestra系列达到了很高的完成度,但在配搭灵敏度较低的扬声器时,则会觉得Orchestra Reference的输出功率只是刚刚够,仍未达到挥酒自如的境界。

相信Jadis亦了解Orchestra系列的局限,因此推出了全新的DA50 Signature合并式胆机。

乍看之下,DA50 Signature的输出功率比Orchestra Reference更小,“只有”30W,但它采用的是货真价实的Class A放大线路,用料更为精良,变压器也更大。三个变压器外壳的的顶部都镶上金光闪闪的铜片,每块铜片上都"骄傲"地刻着Jadis的名字,高贵无伦!

DA50 Signature采用了四枚KT88功率管,两枚12AX7及三枚12AU7真空管,整部机重达25kg。

众所周知,Jadis的胆机近十年来独沽一味,功率管几乎只用KT90,如今居然用回KT-88,耐人寻味。据总代理透露,由于新造的KT88真空管表现不俗,因此Jadis决定重新采用。

在音响史上,最好听的KT88胆机要数McIntosh MC275。虽然它的音响充满了阳刚之气,但播女声时,嗓音却好听得令人浑身酥麻!不幸的是,市场上许多使用KT88管的便宜胆机,表现却截然不同。高频的线条一般都较为硬朗锐利,令人感觉耳朵有如刀割。

究竟使用新一代KT88真空管的Jadis DA50 Signature表现如何?相信你我都有兴趣知道。

测试时,所用的监听器材为Exposure XXII CD机、Rogers LS3/5a LE扬声器,以及Bad Cable喇叭线。主要的试音曲目为:A Taste of Honey(FIM SACD 048),Adagio in G minor(LIM XR 007),香巴拉并不遥远(雨果 XRCD 1026)、莫扎特第41交响曲(Philips 226 225-2)等。

近十年来,听过多部使用KT90真空管的Jadis JA系列功率放大器,其线条明快,音响干净俐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但DA50 Signature的气质却完全迥然不同,其音色富有浓浓的怀旧色彩。它的中频较厚,听A Taste of Honey,Patricia Barber的嗓音韵味十足。伴奏六弦琴的空气感极佳,音乐气氛诡异迷人。整体音响骨干鲜明,结像稳定,但低频较轻。

听《香巴拉并不遥远》的序奏,DA50 Signature的瞬态表现一如传统胆机,较慢、较温。但在听古典音乐,如:莫扎特第41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时,音色圆润典雅,尤其是加上了弱音器的弦乐组,飘渺的音乐气氛,令人听得如痴如醉,舍不得关机。DA50 Signature的低频虽然潜得不是很低,但听低音提琴演奏的Adagio in G minor,琴弓与琴弦的摩擦很有韧性,极富质感;伴奏管风琴一波波的低频暗涌,张力十足。

Jadis胆机自八十年代面世以来,外观数十年如一日,非常执着。而Jadis在法文里,就是“昔日美好的时光"。它也许是一段感情,也可能是一场春花秋月的梦?虽然因人而异,但相信都同样地刻骨铭心、荡气回肠!

当你重听熟悉的录音,却重拾不了往日的感觉,Jadis DA50 Signature也许正是为你而量身订制,让你重现昔日的风华。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49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您对音乐厅了解多少﹖(上)赖英智
                  英国Kingsway
                  Hall是另一个饱受地下铁困扰的场地,Decca与EMI都曾在此大展手脚,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录。只要音响系统够大,Kingsway
                  Hall录制的老唱片,都可听见地铁通过时轰隆的极低频,不少玩家以此为乐。
                  玩音响的朋友应该都有类似的经验:空间要比器材重要。一套百万元级的音响组合,如果只能摆在客厅中,声音效果肯定会受限制。同样的,录音师在比器材、比技术、比耳力的同时,却有一项因素无法控制,那就是空间!偏偏空间又非常重要,只要找到一个好音乐厅,录音已经成功了一半!国内乐评界老前辈曹永坤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不仅涉猎许多专业书籍,还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亲自体会,实在令人羡慕。

                  为好的音乐厅下定义根据曹先生所提供的资料,一个好听的音乐厅至少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残响时间(RT60)最好是在2秒左右。由莱比锡布商大厦揭开序幕的鞋盒型古典音乐专用音乐厅,喜欢用贝多芬《柯里奥兰》序曲刚开始的齐奏来测试,当管弦乐团剎那停止后,巨响开始在音乐厅中回荡而逐渐减弱,只要残响时间足够,声音便显得饱满丰润,也会让聆听者自然感受到震撼力。著名的维也纳乐友协会音乐厅,满座时残响刚好是2秒,空席时残响更长达3.7秒,据说团员在舞台上排演时相互间的讲话都听不太清楚呢!堪称美国第一的波士顿交响乐厅,满座时中频的残响为1.8秒,低频有2.1秒,空席时同样会出现残响过长的问题。二十世纪以后所兴建的音乐厅,由于受到现代音乐复杂节奏需要较清晰的轮廓,以及考虑到观众容量、录音等多用途需要,残响时间普遍都设计成不到2秒。例如芝加哥管弦乐厅1905年初建完成时残响只有1.3秒,整建后也只有1.7秒。由胶卷大王老板伊士曼捐赠给纽约罗彻斯特音乐学院的伊士曼剧院,Mercury在此地收录了许多该校管乐团的录音,其残响为1.75秒。克里夫兰的Serverance
                  Hall最近正在整修,1930年初建时残响为1.7秒,在指挥塞尔当家时曾改建过,使残响增加为1.9秒。至于台北的国家音乐厅呢?残响时间在2秒以上,看来不错,但为什么还有人不满意呢?二、直接音与第一次反射音到达的时间差(ITDG),理想值是20微秒(mS)。鞋盒型音乐厅较为狭长,舞台不很宽,所以容易产生特有的侧压与空间感,听感上饱满、实在、丰润。新的音乐厅为了容纳更多听众,舞台距离经常在30公尺以上,使得直接音与第一次反射音到达的时间差普遍都超过理想值,因此直接音听起来定位明确,但缺乏温暖,较为干瘦。伊士曼剧院的ITDG高达55mS,在Mercury的唱片中我们就能发现,乐器质感十分清晰有魄力,但少了一些湿润的空间感,某些唱片甚至还有些粗涩。芝加哥管弦乐厅的ITDG也高达40mS,难怪他们的铜管火力十足,却比较少人注意到弦乐。台北国家音乐厅大概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你知道原因了吧。

                  又好又大的音乐厅但不一定大型的音乐厅就有问题,由Victor Meano设计,位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Teatro
                  Colon,拥有2500个座位,残响时间1.8秒,ITDG为19mS,是公认的美声剧院;受伯恩斯坦青睐的美国坛格坞音乐棚,1958年经过BBN公司重新设计后,使得此一可容纳6000人的巨大空间居然有1.9秒残响、ITDG/19mS的绝佳效果;另外1922年在好莱坞启用的野外碗型剧场,著名的星光音乐会可挤进一万八千名观众,虽然谈不上什么残响,但乐团后面的巨型碗状建筑却提供了非常好的反射,即使遥远处也能听到清楚的声音。由J.
                  Mauceri指挥的碗型剧场管弦乐团,已经在Philips推出多张古典与流行兼具的录音,有兴趣的乐友可以找来听听。好的音乐厅=容易录音?

                  话说回来,好听的音乐厅,却不一定「好录音」,这才是让录音师伤脑筋的地方。克里夫兰的Serverance
                  Hall在1958年改建后,残响时间加长了,录音师却觉得不够清晰,因此CBS、London/Decca把录音场地移往附近的Masonic
                  Auditorium;Telarc录制马捷尔指挥克里夫兰管弦乐团演出的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Telarc
                  CD-80042)就是在Masonic Auditorium完成的;同样由录音师Jack
                  Renner掌舵,芬奈尔指挥克里夫兰管乐交响乐团演出的霍尔斯特《军乐组曲》与韩德尔《皇家烟火组曲》(Telarc
                  CD-80038),却是在Serverance
                  Hall完成,当中可以听出微妙的不同。还有一个有趣的比较:Telarc与Decca分别在Masonic
                  Auditorium录制了马捷尔指挥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普罗高菲夫《罗密欧与茱丽叶》,前者采独家的「空间配列全向麦克风技术」,后者则是「Decca
                  Tree」麦克风摆位,两者皆能引人入胜,也是研究录音的上佳素材。再一个例子是芝加哥管弦乐厅,在莱纳主政时期说服董事会花了六百万美金装上空调并改建,总算让残响时间增加了0.4秒。不过RCA在「Living
                  Stereo」时代标榜的Hi-Fi临场感,却受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录音场地多移往Medina
                  Temple进行。萧提爵士七○年代第一次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Decca出动王牌录音师Kenneth
                  Wilkinson督军,同样选在Medina Temple录音,《合唱》交响曲甚至移师伊利诺大学的Krannert
                  Centre进行(TAS上榜天碟),芝加哥的董事会大概气炸了吧!帮音乐厅调音其它一些好音乐厅,则有其它因素作梗,出现在唱片中的机率反而不是人气旺盛。例如波士顿交响乐厅与维也纳乐友协会音乐厅,必须满座时才有理想效果,但进行现场录音风险极大,因此必须另想办法。曹永坤先生说,很多现场录音事实上观众都是记者、乐评家或学生,以便于控制;RCA或Philips在波士顿交响乐厅则是用吸音布幕、移动舞台位置等方式来调整声音。想欣赏维也纳乐友协会音乐厅的美妙,不妨从每年的新年音乐会录音着手,无论是Decca的鲍斯考夫斯基(1979年第一次的数字录音)、Sony的克莱巴、DG的卡拉扬或阿巴多、EMI的穆提,都有不错的成绩。Decca从五○年代开始在维也纳乐友协会音乐厅录音,但效果不尽理想,1956年启用由舞厅改建的Sofiensaal大厅。萧提爵士六○年代就在此完成脍炙人口的华格纳《尼布龙根指环》全集(TAS上榜天碟),可惜到了1986年因租金不断上涨,Decca放弃了Sofiensaal大厅,又少了一个好的录音场地。地铁与音乐厅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因地利之便,加上人文荟萃,使它成为音乐巨星心目中的圣殿。不过卡内基底下有地铁通过,经过改建后据说效果也变质了,而且节目总是排得满满的,根本少有机会录音。想体会卡内基音乐厅的原始美声,可欣赏Vanguard唱片「编织者」合唱团1963年的告别演出音乐会,里面的回响丰富,甚至可由屋顶的反射「看」到舞台实况。RCA的Belafonte卡内基演唱会是另一示范天碟,即使是小型乐队,此厅的空间感同样不俗。女高音芭特与小喇叭手温顿.马沙利斯1991年的圣诞音乐会(Sony
                  SK
                  48235),在普烈文与乐团伴奏下,呈现出现代科技的优点:清晰、明确、轮廓鲜明,可惜那份温暖醇厚感少了。英国Kingsway
                  Hall是另一个饱受地下铁困扰的场地,Decca与EMI都曾在此大展手脚,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录。只要音响系统够大,Kingsway
                  Hall录制的老唱片,都可听见地铁通过时轰隆的极低频,不少玩家以此为乐。这个场地后来被伦敦市政当局收回,美妙的音响再也不可得。(待续)

               




                  音乐厅,为什么那么重要?
                  您对音乐厅了解多少?(下)赖英智
                  音乐厅比比皆是,而且彼此之间的声音特质也颇有不同。对录音师而言,要如何「征服」每个不同场所的特质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着手回春的录音师
                  表现不好的音乐厅,在录音师的回春妙手之下,仍有机会完成极佳的作品。比如说纽约Avery Fisher
                  Hall,有人认为声音过于枯燥,但只要仔细调整麦克风摆位,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小提琴家慕特1997年夏天才在这里举行一场音乐会(DG
                  457075-2),DG的录音师就让纽约爱乐的动态与小提琴独奏的音色取得巧妙的平衡。当然我们会希望更甜美一些,但Avery
                  Fisher
                  Hall可不在意这些,他们档期永远满满的。Mercury录音的重点之一在底特律,这里有一座汽车大王福特夫妇捐赠的福特厅,由于挑高不足,全开扇状的造型加上用了许多合板,残响只有1.5秒,低频能量与扩散性都不好。可是听听Robert
                  Fine以三支麦克风方式所录制的唱片,除了残响依旧欠缺外,乐团的动态、清晰度与逼真临场感,全都有超水准表现(有时他们实在受不了,会搬到Auditorium
                  of Cass Technical中学录音)。
                  旧金山的Davies交响乐厅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它较适合录音而非供音乐会之用,亦即它的吸音多、残响短,但Decca与Philips却利用Davies交响乐厅中全美名列前茅的Ruffatti巨型管风琴,完成了精彩的作品。尤其是Telarc的Jongen《交响协奏曲》与Philips的圣赏《管风琴交响曲》,准备拿水桶承接惊人的低频吧。美国圣路易市的Powell交响乐厅,由明尼苏达管弦乐厅与Avery
                  Fisher Hall共同的催生者Cyril
                  Harris所设计,VOX、EMI、RCA都曾在此录音。它的效果颇受争议,但Telarc一张由史拉特金/圣路易交响乐团演奏的《秋夜吟》(CD80059),却登上TAS发烧榜!
                  也有些乐团空有自己的音乐厅,却不受唱片公司青睐,费城管弦乐团就是可怜的例子。在奥曼第著名的「费城之音」过后,似乎没有唱片公司使用他们专属的Academy
                  of Music进行录音,有一阵子Metropolitan音乐厅就成了他们暂时的家,在声学专家Russell
                  Johnson新建的音乐厅未完成前,新任指挥沙瓦利许看来只好继续在纽泽西的录音室里工作了。事实上EMI为费城管弦乐团所作的录音非常棒,沙瓦利许演奏前辈史托科夫斯基改编的作品(EMI
                  5555922),让人重温了「费城之音」的盛大飨宴。洛杉矶爱乐也有相同困扰,无论是Philips或Decca,都宁可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Royce
                  Hall录音,该团董事会心里一定不好。
                  哪些音乐厅常在唱片出现?
                  美洲部份:加拿大有多伦多的Roy Thomson音乐厅,是多伦多交响乐团的领域;西岸的温哥华交响乐团则经常利用The
                  Orpheum;还有蒙特利尔管弦乐团/Decca专用的St
                  Eustache教堂。美国几乎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音乐厅,除了前述的知名场所外,百年老店大都会歌剧院、好莱坞American
                  Legion
                  Hall(华尔特五、六○年代在此与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留下许多经典录音)、纽约的林肯中心(参考《帕华洛第与苏沙兰演唱会》/Decca
                  417 587-2)、亚特兰大交响乐厅(参考Yoel Levi与亚特兰大交响乐团演出的马勒《第五号交响曲》/Telarc
                  CD-80394)、纽约州Troy储蓄银行音乐厅(参考《Virtuoso!》/
                  Dorian DOR-90153)、达拉斯的Morton H.
                  Meyerson交响乐厅(参考近期Dorian与RR的大型管弦乐录音)、辛辛那提音乐厅(参考康泽尔指挥的《The
                  Stokowski Sound》/Telarc
                  CD-80129)、西雅图的西雅图歌剧院(参考Delos唱片的大型管弦乐录音),以及犹他州盐湖城The Mormon
                  Tabernacle等,都有机会在唱片中听到。南美洲有不少大型歌剧院,但唱片公司较少注意,目前只有Dorian在委内瑞拉的一所音乐厅进行录音。
                  欧洲部份:整个欧洲唱片工业最发达的要数英国,光伦敦一地的管弦乐团就有好几个,相对的,音乐厅经常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著名的皇家亚伯厅(参考《Let
                  All the World》/Argo 421 418-2与Rheinberger的《管风琴协奏曲》/Telarc
                  CD-80136)、皇家Festival Hall(参考《Gerald Moore告别音乐会》/EMI CDC7
                  492382)、Barbican Hall等反而录音不多。录音师反而喜欢Watford Town
                  Hall(参考杜拉第的《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Mercury 434 380-2)、Snape的The
                  Maltings(参考Decca的一些布列顿录音)、Smith Square的St
                  John's教堂(参考Decca马利纳/圣马丁学院录音)、皇家柯芬园剧院(参考安塞美的《The Royal
                  Ballet》/The Classic Records重刻)、Tooting的All
                  Saints'教堂(参考Chandos的大型管弦乐录音)、伯明翰音乐厅(参考EMI
                  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的录音)、利物浦的爱乐厅(参考《园丁的女儿》/EMI CDC4 94032)、Dorset的Wes***
                  Hall(参考杜那荷/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全集》/EMI CDC 7 499392)、St
                  Barnabas教堂(参考霍格伍德的海顿《交响曲集》/L'oiseau-Lyre 414
                  330-2)、Walthamstow Assembly
                  Hall(参考Chesky的许多录音、萧提与伦敦交响乐团的海顿《交响曲集》/Decca 417
                  620-2)、Croydon的Fairfield Hall与Henry Wood Hall、剑桥的King's
                  College Chapel等。此外,Abbey Road一号录音室也是著名的录音场地,EMI在此录了许多天碟。
                  英国之外的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参考Teldec唱片库特.马舒的录音)、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大会堂音乐厅(参考Philips的海汀克/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录音)、爱丁堡Usher
                  Hall(参考马克拉斯指挥的《魔笛》/Telarc CD-80345)、威尔斯的Brangwyn
                  Hall(参考马克拉斯指挥的《如此天皇》/Telarc CD-80284)、柏林交响乐厅、日内瓦Victoria
                  Hall(参考Decca的安塞美录音)、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巴黎的Salle
                  Wagram音乐厅(EMI许多法国的录音都在此进行)与Pleyel
                  Saal音乐厅、巴黎的巴士底歌剧院(参考郑明勋指挥的白辽士《幻想交响曲》/DG 445
                  878-2)与香榭歌剧院、萨尔斯堡、慕尼黑爱乐厅、司图加特的莫扎特厅(参考慕辛格指挥司图加特室内乐团的演出/Decca
                  417 781-2)、法兰克福音乐厅(参考Denon的马勒《交响曲集》录音)、意大利史卡拉歌剧院等,也都可以在唱片中听到。
                  苏联开放以后,因为乐团费用便宜,所以许多录音陆续被完成。莫斯科音乐学院的Great
                  Hall可以在DG的普雷特涅夫/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录音,或Pope的两只麦克风发烧录音中欣赏到。圣彼得堡的爱乐厅有指挥家杨颂斯在此录音(参考EMI
                  CDC 5 551882
                  ),波修瓦剧院管弦乐团在波修瓦剧院的演出同样精彩。亚洲地区,除了邻近的香港荃湾大会堂外,就数日本的音乐厅最有名了。东京的山多利音乐厅、新宿更生年金会馆、NHK音乐厅、东京文化会馆、日比谷公会馆,以及大阪的音乐厅等,都具有世界级水准,可惜想欣赏其风采,只有想办法找日本唱片了。
                  回顾了这许多被唱片公司利用的音乐厅,有时不禁会想,台湾的国家音乐厅什么时候也有机会让我们搬上台面讨论呢?希望会有这么一天。

                  
                  Kenneth Wilkinson 的錄音藝術

                  打從這個世界上出現錄音工業開始,到現在不過六、七十年的時間。世界上第一部留聲機當然是愛迪生發明的,不過當時使用的錄音材料是錫箔滾或蠟筒,無法大量生產或保存。而全世界第一張大規模的電氣錄音,應該是美國哥倫比亞於1925年3
                  月31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刻院錄製的千人合唱「救世主今夜降生」,從此由德國科學家艾米爾.柏林納所發明的Gramophon
                  系統開始一統天下,真正的錄音工藝才算正式登場。

                    在這幾十年裡,整個音響工業有幾重大的專變,首先1949年Lp(Long
                  Playing)出現了,而1958年LP的立體聲化也成功上市,到1980年CD又如黑夜救星般的在眾人期盼中亮相。硬體方面也從真空管變成電晶體及IC的天下,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奇特、高價器材也層出不窮。而錄音技術由早期的光學式三十五厘米的膠捲錄音,進步到利用電腦儲存的數位錄音;器材也由簡單的Mixer
                  擴展成多軌的精密錄音機,這當中所代表的科學進步不可謂不大。

                  LP錄音的黃金時期

                    今天我們利用處理能力最高的D /A
                  轉換器,失真極低的擴大機及喇叭系統來聽音樂,卻猛然發現那些非常迷人,幾乎可以重現現場生感的錄音竟然都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令我困惑、懷念,也懷疑在只有簡單的收音監聽設備的年代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從1955年到1975年間我們稱為LP的黃金時期,事實上這段時間也正是一些大師級指揮家最活躍,樂團達到最高峰,而偉大的錄音相繼出現的黃金年代!Mercury
                  以三支麥克風錄音的Living Presence 出現於1955年,展現Robert
                  Eberenz與C.R.Fine兩位錄音師不錯的技藝;RCA 兩支麥克風的Living Presence
                  體聲錄音早了一年,在1954年完成,也成就有一位傳奇的Lewis Layton;而EMI
                  則有「Christopher」風光一時;Decca方面,KennethWilkinson
                  領軍的錄音小組在這段期間更為世人留下難以記數的瑰寶。

                  永垂不朽的錄音大師與Decca Tree錄音

                    單就音的技藝與貢獻而論,Kenneth Wilkinson
                  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認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一位!作為一個音響發燒,Kenneth Wilkinson
                  所錄製的大批天碟錄音是值得一生搜尋的目標;而身為一位音樂愛者,Kenneth Wilkinson
                  更參與了無數大師的典演繹,具有絕對的參考價值。Kenneth Wilkinson 在50年代初期加入Decca
                  公司,不久便和Decca 的一位資深製作人Roy G.Wallace 創始了獨特的Decca
                  Tree錄音方式。這種「不可思議」的麥克風擉設方式,是在指揮的稍後方,架設一支高約三公尺的T
                  型麥克風架(位置有點像三角形),然後在每一末端各掛一獨立的無指向性麥克風,當時所採用的以Nenmann 的KM-53
                  及KM-56 為主(目前新的Decca Tree已經改用修改過的Nenmann M50S),而第一張利用Decca
                  Tree方式的錄音是1953年11月4 日在West Hampstead錄音室為輕音樂大師最都尼所錄製的唱片。

                  賴以舉世聞名的祕密!

                    50年代末期London/Decca (FFSS Full Grequence Stereophpnic
                  Sound)長時間播放(LP)唱片大獲成功,最大的功臣應該就是當時已經成熟的Decca
                  Tree錄音,還有1957年Wallace 設計製造的九聲道混音器。不過時Decca 的錄音師還有Colin
                  Moorfoot、GordonParry、James Lock、Jack Law、John Pellowe
                  等人,他們運用同樣的器材,同樣的方式進行錄音,成績卻明顯的不如Kenneth Wilkinson 。原來Wilkinson
                  在Decca Tree之外,還特別擅長運用定點麥克風( Spot-Mikes
                  ),通常是兩支擺在木管樂器上方,作特別補位(Outriggers),另外兩支則擺在定音鼓、小鼓或管弦樂後排的其他槳器上。這麼一來減低了Decca
                  Tree中音域的過強,而且又加強了中間定位的精確度與清晰度。Wilkinson出神入化又巧妙不露痕跡的擺設,正是他賴以舉世聞名的祕密!

                  舉世無雙的「Wilkinson 之音」

                    Decca 公司為了錄製歌劇,專門製造了一部命名為Maspere 的混音器,因此Decca
                  的歌劇錄音早在60年代便已膾炙人口。另外為了外出錄音,又訂製了一部Storm
                  64混音器,這可以使錄音師們運用更多的麥克風,不管在任何地點,或者歌劇、大樂團的錄音上,都可以有更靈活的安排。Wilkinson
                  在這些器材的使用上也有獨特的心得,再加上他對音樂的領悟力和高超的耳力,終於造就了無雙的「Wilkinson
                  之音」。(但是有一件令人大惑不解的,1962年起流行所謂的Phase 4 錄音,這種音樂通俗、音效優異的Phase 4
                  唱片替Decca 公司創造了輝煌的銷售記錄,但是十幾年的時間,為數五、六百張的唱片竟然看不到Wilkinson
                  的大名,為什麼﹖)

                  「Wilkinson 之音」的特色

                    所謂的「Wilkinson 之音」有什麼特色﹖

                    一、所有的Wilkinson 錄音都展現出一個極為寬闊的舞台。Wilkinson
                  錄音時習慣把法國號擺到左後方,小號、伸縮號放在右後方,某些錄音你甚至會覺得舞台太寬了,甚而超出聆聽室的範圍。

                    二、深度感十分驚人。在國家音樂聽是絕對不可能聽到這麼又深又雄偉的場面,有時我會認為這是不是真的﹖很多錄音擁有寬闊的音場,不過是平面的,而Wilkinson
                  卻兼得兩者之長。

                    三、有極佳的定位感與實體感。老一輩的發燒友閒話錄音時常說Robert Fine 的細節(Detail),Lewis
                  Layton的堂音(Ambience),Kennth Wikinson的實體感(Body),可見得英雄所見略同。

                    四、有非常大的空間感。不儘是整個錄音地點的空間感與堂音非常清楚,就是樂器間的空氣流動也一樣歷歷在目。

                    五、有富麗堂皇的音色。弦樂聽來都很有彈性,而且色彩瑰麗,銅管威力十足卻仍保有適當的肉感,EMI 和的清麗,RCA
                  的渾厚剛好是幾種不同的對比。  

                    六、有驚人的動庇和最佳的平衡度。

                  後輩競相模仿學習

                    Decca 在Wilkinson 主政時期,的確是錄音史上的傳奇年代,後進的工程師們無不以   Wilkinson
                  作為模仿學習的對象,英國Chandos 公司Brian and Ralph Couzen父子乾脆把Wilkinson
                  的Decca Tree照本宣科,移植到數位錄音上,竟也博得不少人的好評。而替Decca 樹立「蒙特利爾之音」的錄音師John
                  Dunkerley更是Wilkinson 的入幕弟子。不過他們的錄音和Wilkinson
                  相比,可以發現在音色、平衡度、舞台規模和自然生動的程度上仍然是輸了一些。那麼是不是Wilkinson
                  的錄音全然無暇呢﹖當不是!影響錄音的主客觀因數實在太多了,就算是同一個場地,不同的溫度和濕度都會造成音色上的差異,甚至音場、定位的改變,所以當然有偶然的失手之作。不過即使是Wilkinson
                  最離譜的錄音,恐怕都比大多數的泛泛之作要來得好!

                  錄音精品盡在其中

                    無論是哪一個人都不可能飽覽天下群書,也沒有人可以對任何音樂都有深入的涉獵,因此我們整理Wilkinson
                  的錄音後,可以發現他的作品主要都集中在英國作曲家的曲目(這是指Wilkinson
                  為英國Lyrita進行的錄音,可能是因為他利用空間時間出來兼差,為了不讓老東家臉上掛不住,所以Lyrita一向都不標示錄音師的名字),還有德弗札克、柴可夫斯、西貝流士、貝多芬等作品,巴洛克音樂和劇方面就錄的比較少。為了介紹Wilkinson錄音,我從開始翻箱倒櫃,到把這些錄音重聽過一遍,足足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時間除了不斷領受前輩大師精彩的演奏外,深深體會到好的錄音除了可以重現音樂的精神,還可以把人類的智慧與情操傳神的記錄上,對於後進的音樂迷與音響迷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由於LP在國內蒐購不易,因此我只介紹已經翻製成CD的作品,但是時間上的錯誤遺漏在所難免:有的因為再版的關係CD編號不一定相同;有的CD上面並沒有清礎的標示,也不能想當然爾的認定就Wilkinson
                  的作品;有的則是我沒有搜集到  著是出版了CD而我不知道;縱然如此,整數量加起來還是很驚人。所以將Wilkinson
                  的錄音分為Decca
                  與RCA、讀者文摘兩部份介紹,而且只能選擇比較重要、精彩的加以說 ,也作為讀者選購的參考。若有匡謬補遺,請不客氣的提出。

               

                  Kenneth Wilkinson 的录音艺术(下)
                    上一期已经介绍Wilkinson 在Decca 所作的录音,数量当然不只这些,相信Decca
                  公司陆续还会将六、七○年代的宝贝翻制成CD,读者请张大眼睛仔细寻找。这一期我将就Wilkinson 借将给RCA
                  及「读者文摘」所作的录音作一个整理。
                  「读者文摘」盒装唱片
                    「读者文摘」大概是全世界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休闲读物;他们除了杂志本身的出版业务外,还发行各种精彩的套装丛书,六○年代起也打入音乐市场,干起唱片制作工作。时至今日,虽然因为市场因素,「读者文摘」关闭了音乐出版部门,但是教学录音的出版却一直没有停过。在那段歌舞升平、物质享受达到顶点的年代里,「读者文摘」以美国人好大喜功的心态制作了一套又一套的盒装唱片,想一举拿下古典与流行间的广大市场,例如「Music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osers 」、「Treasury Of Great Music
                  」、「World's Greatest Piano Music」、「Everybody's Pop's Concert
                  Favorites 」、「Chopin、Poet of the Piano
                  」等,于是一方面有史利.布莱克的流行音乐演奏,一方面又有莱纳的布拉姆期与Leibowitz
                  的贝多芬;可惜当时「读者文摘」的行销策略并不成功,最后落得无疾而终。记得台湾的代理英文杂志社也曾进口过一些,结果有次经过他们公司,发觉许多都布满灰尘的堆在角落里,最后的下场可能也不怎么乐观。
                  老宝贝相继出笼
                    几年前美国Chesky兄弟慧眼独具地发现了这些宝贝,并具重新制成LP与CD,世俗凡人这才发现「读者文摘」无心插柳的在录音史上留下一批伟大的遗产。我们翻开目录会发现伦敦的各大乐团如皇家爱乐、伦敦新爱乐、伦敦节庆乐团(London
                  Festival
                  Orchestra)等都名列其上;而指挥的名单出来更是吓人;莱纳、巴毕罗里、肯培、沙坚爵士、杜拉第、孟许、马利纳、海丁克、霍纳斯坦、Leibowitz...等,几乎本世纪后半叶所有的大指挥家都曾上场亮相。
                    「读者文摘」本身并没有录音的班底,因此绝大多数的唱片都是委托制作人CharlewGerhardt与RCA
                  公司来制作。而当时业务鼎盛、如日中天的RCA
                  恐怕是无心、也无力再抽调大批的人力与物力投入这项工作,于是录音的重大工程又转移到与RCA 有合作关系的英国Decca
                  公司;有人说制作人Charles Gerhardt一辈子如果只做对一件事的话,那就是和Wilkinson
                  所签下的合约。Charles Gerhardt除了制作外,本身也会拿指挥棒,所以Charles
                  Gerhardt+Wilkinson +国家爱乐「金三角组合」所灌录的一些电影音乐,现在也成了RCA 的传家之宝。
                  好场地造就好录音
                    英国伦敦的Kingsway Hall 虽然是公认的好声,但是这座属于伦敦市政府(GLC )的大厅除了Decca
                  公司与其它公司经常录音使用外,还开放供一些民间社团的活动租借,档期很难空出来(这个情况越演越烈,终于在1983年市政当局下令停止与Decca
                  的租约,把Kingsway Hall
                  提供给伦敦市的妇女团体使用。最近经济情况不佳,市政府又想将KingswayHall出租,可惜里面已被搞得面目全非了)。伦敦其它的几个音乐厅如皇家节日厅、BarbicanCentre、皇家亚伯厅等又大多音效不甚理想,最后总算在近郊的Walthamstow
                  市为「读者文摘」找到符合声学条件的Walthamstow
                  Hall。这座场地原本是当地居民集会的场所,并没有舞台的设计,但是把活动椅子搬开后,楼下约有一半的面积可供一个大型乐团使用,其余的场地和楼上的座席刚好造成了一个残响适中、堂音丰沛的空间。Wilkinson
                  就在这里成就了录音史上的另一段传奇。
                  慧眼独具的Chesky唱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读者文摘」结束唱片业务后,把所有的母带版权全部都卖给了Ardee 音乐出版社,Ardee
                  再将版权租给有兴趣再版的唱片公司。欧洲的版权是属于瑞士的Minuet公司,美国版权则归Chesky所有;他们以同一个母带翻制CD,结果成绩有天壤之别,Minuet以廉价版的姿态出现(台湾太孚公司有代理),Chesky则是发烧唱片的价钱,但是他们的效果也和价钱一样富有戏剧性。
                   Chesky刚开始只发行LP,并号称使用处女胶来制作,曾令大批发烧迷驱之若惊。Chesky为了回放这些年代久远的母带,特地找来一部经过「进补」的Ampex
                  真空管录音机,声音经由特制的20bit /128 倍超取样A /D
                  (仿真转数字)译码器制成数字母带(90年以后的CD才开始采用的)。据Chesky说,他们还使用一种特制的「反混淆」滤波器,使Chesky的音色有别人所欠缺的甜美与透明音色,但是相对成本就增加许多,出版的脚步也变慢。是否属实,我们姑妄听之,不过若真能使Wilkinson
                  的录音艺术真实重现,当然是乐迷之福。
                  唱片界先驱-RCA
                  Wilkinson 在RCA 所留下的录音相对的就少了许多。RCA
                  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由爱尔德瑞奇.强森所创立的胜利唱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率先采用圆盘式的碟型唱片,成为今日唱片界的先驱。1929年美国的无线电广播巨人RCA
                  公司将其吞并,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RCA Victor。早期RCA 几乎独占了整个古典音乐的市场,直到CBS
                  的出现才变成两雄争霸的局面。RCA
                  的黄金时期,旗下先后拥有卡罗素、拉赫曼尼诺夫、克莱斯勒、霍洛维兹、鲁宾斯坦、海飞兹、卡萨尔斯、詹姆斯.葛罗威等大师级的音乐家,指挥家方面也有史托考夫斯基、库塞维斯基、托斯卡尼尼、莱纳、孟许、莱因斯朵夫、马第农、费城之音的奥曼第等名噪一时的巨匠。1959年起RCA
                  的触角伸向欧洲,积极发展歌剧录音;而RCA 之所以能结合欧洲的杰出音乐家,则应让归功于英国Decca
                  公司的大大协助。可惜的是RCA 的重心仍然在美国境内,因此实际与Wilkinson
                  合作的机会并不多,否则应让会有更多宝贝才是。进入数字时代后,RCA
                  的业务一直没有起色,甚至连翻制早期的历史录音铖绩也不尽理想,终于在1987年被德国贝泰斯曼音乐集团所搜购(Bertelsmann
                  Muzik Gruppe简称BMG ),RCA 的死对头CBS 稍后也在1989年以二十亿美元卖给了日本的Sony
                  Classical公司,历史盛会正式结束。
                  后记
                    一、Wilkinson 已经在几年前去世,可是这个消息却鲜为人知,我是从Decca 的首席录音师James
                  Lock的访谈中得知这个消息,而本刊刘总编则是到英国访问参观时,想顺道访问Wilkinson
                  才发现他已离开人世。这实在是很讽剌的是一件事,在英国除了录音界人士及发烧圈的朋友之外,大概很少知道Wilkinson
                  是何方神圣,其至Decca
公司也只把他当作一般的资深员工,而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一代宗师下场如此冷清,令人不胜欷歑。
                    二、Wilkinson
                  的录音虽然神奇,广为发烧友所津津乐道,那么为什么别家公司的录音师没有效法跟进呢﹖这就牵涉到所谓录音与现场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Decca
                  公司的录音哲学可以说是由制作人John Culshaw与Wilkinson 一起建立的,直到今天仍然被奉行不渝。而Decca
                  的录音政策也是几家大公司中被执行的最彻底,改变最少的,John
                  Culshaw的格言是:「记录下来的演奏,必须以独立的艺术形态传之于世!」换句话说,Decca
                  的录音理念并不是要表现出百分之百的现场为前提,而是以创造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为使命。因此我们一般说这是个好声的音乐厅,但对Wilkinson
                  这类的录音师来说不见得有意义,所谓的「好」还得加上许多因素,例如超人一等的敏捷耳力、冷静会思考的头脑、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音乐细微的感受能力,才能成就杰出的录音。其它公司的录音师或者因为录音的理念不同,或者是追求的目标有异,所以不管评论员怎么批评,发烧友如何要求,大多数的录音师依然是我行我素,只录他自己喜欢的声音。(不知道这算不算同行相嫉)
                    三、造成录音效果今不如昔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事后的多轨混音。Wilkinson
                  所有录音都是他在现场直接混成两轨的母带,之后没有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也因此确保了完整的动态与接近现场的平衡性。可是Decca
                  加入宝丽金集团后,公司却规定现场录音师只能做多轨的录音母带,然后交由总公司的工程师在剪辑室「凭空想象」的混成两轨,这当中的误差当然是很大。事后的工作人员怎么能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呢﹖这种大公司细密分工下的结果,往往扼杀了录音师的创作灵魂,录音和现距离,似乎也就越来越远了。
                    四、Wilkinson
                  虽然赶上数字录音的时代,也录了一些数字的作品,可是他一直坚持模拟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整个时代趋势下,就算Wilkinson
                  仍然在世,恐怕也无法力挽狂澜吧!(LP的高频延伸可以到40KHz 以上,但是在20KHz -30KHz
                  之间高频能量就已经严重衰减,而数字录音受限取样频率的设计,高频极限只有21KHz ,不过到21KHz
                  顶点时它的能量依然保持不变,究竟熟胜熟优,到现在没有人敢绝对的下定论。)据aJamesLock说,Decca
                  到目前为止仍然采用模拟方式的混音,说穿了这并不稀奇。许多公司虽然在CD上标明着DDD
                  录音,实际上由多轨数字母带要混成两轨工作带时,大多还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它可以让录音的音色与平衡度作最后的调整,因此应该叫DAD
                  录音才对。(但是大多数公司是不会承认有这回事)。


                  Decca 录音工程的一代宗师
                  Kenneth Wilkinson 王超群
                    Kenneth Wilkinson 从Decca
                  退下来已将近十年,数年前他不幸离开人世,但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在录音界,他那令人佩服的录音技术依旧出现在Decca
                  、Lyrita和RCA 商标的的唱片中。Wilkinson 曾两度最具权威的国家录音艺术和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Recorded Art and
                  Science)录音奖的得主,在英国录音界享有盛名。矛盾的是,在录音界之外,他在国外所享有的盛名远超过英国国内。
                  一面打杂一面学艺
                    在他正式进入录音界之前,他做过各式的工作。1928年他在Cassell
                  出版社开始他的第一个工作,大约两年以后他随着一个朋友一起转到World
                  Echo这家唱片公司做事。30年代是七十八转唱片电子录音的启蒙时代,当时World
                  echo仍使用声学录音的方法。如果您不知道什是声学录音,至少应该记得老式的留声机(还不到唱机的年代)的长像吧!一个巨型的唱头在唱片上拾取沟槽内的讯号,唱头后就接着一个柳腰大嘴的号筒。声学录音的对象,号筒后就着刻片机。就在Wilkinson
                  进入World Echo后不久,World Echo淘汰旧的声学录音方法而改成电子录音。Wilkinson
                  随之转往伦敦附近的Clerkenwell Green
                  的录音室工作,同时还到附近的技术学院学习录音技术。当时的录音产品主要是作为广告宣传的媒体,例如Raphael
                  Tuck的录音卡片,或是Kelvinator的冰箱广告。这时的唱片是以厚纸板为底材,而把类似塑料的面材以热压的方式镀在底材上。不过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淘汰,后来还是使用传统的虫胶(Shellac
                  )来压片,由Duophone这家公司加以承印。
                  实际开始参与录音工作
                    Wilkinson 这个时候还是学徒,一方面打杂一方面学艺。World Echo不久倒闭,Wilkinson
                  接着加入以白色赛路路(Celluloid )为底材制作唱片的Goodson
                  唱片公司。白色赛路路的缺点是太软,所以唱片听几次沟槽就磨光了,当然Goodson
                  唱片公司也因此关门大吉。再度失业的Wilkinson 很幸运地借着在World
                  Echo工作时认识的J.Wilbur介绍,不但在Cryatalate在到新的工作,同时也因而认识了Decca
                  的首席工程师-传奇的ArthurHaddy 。在1931年加入Cryatalate后,Wilkinson
                  一开始还是以打杂为主,两年后终于升级也开始参与录音的工作,他的参与给Arthur Haddy较多的时间进行改尽音质的研究。
                  研究改良动圈式刻头
                    当时的刻片机还是动铁式的设计,由于磁滞现象和没有使用负回鐀,所以失真很严重,再加上当时最好的Beat
                  Frequency示波器的频率响应仅达到10 KHz左右,大多数的工作 还是靠耳朵来进行。由于动铁式种种的缺点,Arthur
                  Haddy一心想发展动圈式刻头。虽然Belmlein在1922年就设计过动圈式刻头,但实际上当时没有人真正使用这种刻头。经过无数的尝试后,Arthur
                  Haddy和Wilkinson 终于决定刻头的大小和形状,最后决定是把线绕在类似石膏的基材上成长椭圆型。
                    当时使用的动铁式刻头高频频率响应可以达到12 KHz,但是频率响应很不平坦,尤其是100 Hz以下的部分。Arthur
                  Haddy和Wilkinson 使用他们自己设计的动圈式刻头虽然高频只到7.5 KHz
                  ,但是实际品质要好得多。它不但没有失真,低频更可以延伸至20 Hz 。Arthur Haddy和Wilkinson
                  并没有因此而自满,经过再接再厉的努力,他们最后使高频延伸至15
                  KHz,同时音质也大幅度的改善,没有动铁式刻头的磁滞失真。为了了解成品的品质,他们还磨制特制的唱针用来听蜡片。到1936年左右,他们的录音经常可以达到15
                  KHz的水准,这个时候主要的客户还是广告。
                  加入Decca ,大显身手
                    Decca 唱片公司由Edward Lewis于1928年成立,到1937年仍处于亏损的情况。虽然EdwardLewis
                  并不懂录音,可是在他听过Crystalate的录音品质后,加上生意人的眼光,他买下了赚钱的Crystalate,四位Crystalate的工程师加上两位原来就在Decca
                  的工程师,一共六个人就开始了新的Decca 公司。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Decca
                  公司内的一批人受召从军,Wildinson 则留在英国替国防部从事机密性的工作。这个时候Decca
                  的录音工作并没有停顿,相反的在Harver Schwarte
                  的建议之下,1943他们在声效极佳的KingswayHall进行了第一次的现场录音。EMI
                  从20年代中期就在这个地点录音,但是他们很大方地让Decca
                  也使用这个场地,那一次录音的团体是伦敦交响乐团。Willkinson他们尝试乐团的各种安排,麦克风的高度,以及相对于乐团的位置,最后他们采用三只麦克风来做七十八转的单声道直刻录音。这些录音的原则到今天仍为许多所采用。
                    当时使用的麦克风是英国制的RK2 全方向性电容式(Condenser )麦克风,直到了50年代左右才改用德国制M50
                  全方向性麦克风,Wilkinson 一直到去世之前还是认为德国制M50
                  是最好的麦克风。1951年他开始使用磁带,这期间所有的录音都是七十八转的单声道直刻录音,虽然录音机提供编辑的功能,Wilkinson
                  始终相信以多轨录音事后再做剪辑是不对的。
                  录音技术领先群雄
                    Decca 在LP唱片和双声道录音的发展上都领先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EMI
                  。LP唱片是美国Columbia唱片公司的Peter Goldmark在1948年发展出来的。当时EMI
                  已经投下相当的资源在发展LP唱片上,只是不很成功。Edward Lewis基于市场的要求决定要在两个月内在美国推出Decca
                  LP唱片,Wildinson
                  等人在没有录音带的情况下,成功的把录音从七十八转的唱片转到LP唱片。转换的过程使用了四部七十八转的唱盘,然后一段一段地在正确的间放下七十八转唱盘的唱头,把录音转到LP唱片。除了耐心、技术和适当的器材外(例如唱盘上有平行的唱臂),他们还请专人读谱,以确定正确的时间。在双声道的发展上,新人Roy
                  Wallace 的加入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Roy Wallace
                  把一部单声轨的系统改成双声道,他也发展出具有淡入淡出出控制的混音座。就在这个时候,Decca
                  开始发展他们最著名的树状麦克风架构。
                  树状麦克风大幅提升录音品质
                    所谓的树状麦克风架构是把三只麦克风水平放置在倒T
                  型架子上,两古在横杆上的麦克风相距三至四呎和乐团平行,第三支麦克风是放在向前突出的中央位置,朝向音源。最早使用的麦克风是Neumann
                  M-49心形收音麦克风,后来改成全方向性麦克风,但是仍然是Neuman的产品。
                    树状麦克风架构也是经过不断的实验、改良才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最早的时候,麦克风之间放了吸音网,在尝试过各种大小的吸音网之后,虽然双声道的效果不错,可是Wilkinson
                  对音质并不满意。他先把麦克风改用全方向性的M-50,音质立刻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双声道效果一样好,接下来他进一步把吸音网减小,音质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有了正确的方向,他逐渐的减小吸音网的大小,一直到最后完全去掉,而音质有难以至信的改善。
                    至于全方向性的M-50麦克风为什么能保持良好的双声道音效呢﹖因为Wilkinson
                  使用的大振膜全方向性麦克风在频率较高时也具有方向性,这种特性使得双声道的效果得以保存,同时由于全方向性的特性,音乐厅的自然残响也完整的记录上来。就是这两点原因,使全方向性麦克风能在齰质和双声道音效上都胜过方向性麦克风。这种树状麦克风架构到今天仍被广泛采用就是其优异性最好的证明。
                  Wilkinson 的录音美学
                    与一般录音师不同的地方是,Wilkinson
                  认为以音质来说,唱片比录音带好,他听过  最好的唱片是七十八转的直刻唱片。他认为录音带上先天的失真也会记录在唱片上而影响最后音质。Wilkinson
                  也不喜欢Dolby A 杂音消除系统。Decca 从1966年开始就使用DolbyA 杂音消除系统,虽然他也同意Dolby
                  A 杂音消除系统的确可以去除一些杂音,但是整体的音质会差一点,高频也没有应有的清晰度。很多人不知道Wilkinson
                  的录音小组实际上也替Lyrita录音,Lyria 的Richard Itter 对Dolby A
                  杂音消除系统的看法和Wilkinson一样。他甚至坚持他可以听出Dolby A 杂音消除系统对音质的影响。
                    Wilkinson 的录音大都没有使用Dolby A
                  杂音消除系统。一方面是他认为现在录音带的品质都都已经很不错,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忍受一点嘶声换来高品质的音质绝对值得。对数字唱片以自然的空间音效来换取绝对的低杂音这种作法也深不以为然。虽然Decca
                  在Wilkinson 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引进数字录音,而Wilkinson
                  也尝试过数字录音,但是他始终感觉最好的发还是直刻唱片。
                    现场直刻唱片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时Wilkinson
                  的作法是在录音的前一天就把所有的录音器材的安装、麦克风的位置、乐手在音乐厅的座位都准备好。在乐团预演的时候,他们就在控制室内调整录音的电平和平衡。在指挥准备好以后,他们先试录一段,一直到指挥对录音满意以后我们才正式录。
                  最喜欢的录音地点
                    在世界各国录制超过三十个不同的的乐团,包括五个美国的乐团后,Wilkinson
                  最喜欢的录音地点是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厅大会堂和维也纳的Sofiensaal。他认为这两个音乐厅有最美的声音。在欧洲方面,Walthamstow
                  市政厅、Watford 和Kingsway都是不错的地点。录制萧提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是Wilkinson
                  第一次在美国做现场录音。录音地点是伊利诺大学。伊利诺大学有很好的音乐厅,唯一的问题是花费太大,整个乐团的交通和食宿是一大笔古出。Wilkinson
                  也曾参与英国东岸Snape Malting 音乐厅的设计。他和Aarup 建筑事务所的Derek
                  Sigden合作设计这座音乐厅,音乐厅内都已经安排了麦克风的位置和布线。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稍多,不过满座时就有很好的效果。Wilkinson
                  始终不喜欢录音室过于冷漠的感觉,同时没有个性,缺乏残响都是他不喜欢的理由。
                  乐人轶事一箩筐
                    在Wilkinson
                  漫长的录音生涯中,他和许多的音乐家都合作过。他录过超过一百二十位的指挥和数不尽的歌手,只要是说得出名字的都和他合作录音过。和这么多乐师接触的结果,当然有说不完的轶事。
                  福特万格勒与克纳佩布许
                    他对福特万格勒的看法是,个性积极,自律甚严,伟大的指挥,同时也是很棒的音乐家。他在1951年为拜鲁特音乐节开幕时指挥由一百二十人的乐团和上千人的合唱团演出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Wilkinson
                  当时在现场录制汉斯,克纳佩在许指挥的「帕西法尔」。Wilkinson
                  认为克纳佩布许是一流的华格纳音乐指挥,他记得克纳佩布许指挥的习惯是通常都坐在小椅子上,只要他一站起来就产生高潮。
                  蒙都、克里普斯与沙坚爵士
                    Wilkinson
                  对蒙都的指挥也有很好的评价,蒙都指挥时习惯用短棒,但是Wilkinson  觉得真正在指挥的是他的两道浓冒。约瑟夫.克里普斯最擅长莫扎特的作品。沙坚爵士是很时髦的指挥,他经常在衣扣缝上插一朵红色的康乃馨,习惯下午五点左右都要喝一杯雪利,且一定都会请Wilkinson
                  的录音组员共饮。
                  毕勤
                    Wilkinson
                  和毕勤的合作也有一段插曲。欧洲的乐手和爱乐者都很喜欢毕勤,他的旧录音目前都重新发行。毕勤的录音大都是由EMI
                  录制。Wilkinson 第一次和毕勤合作是1959年为RCA 在Walthamstow
                  会议厅灌录的「弥赛亚」。在进行第一次录音时Wilkinson 才正式和他见面,和Wilkinson
                  的录音组员寒喧完之后,毕勤就进入音乐厅和乐团的成员见面。十分钟以后,一个音符都没有发出来,Wilkinson
                  和他的录音组员因此没有任何依据来调整音量的平衡,然后,毕勤走进来要求立刻进行第一次的试录。当时制作人Jimmy
                  WalkerWilkinson 凭经验来调整,Wilkinson
                  说,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办到的,但是什么都不要改变,须要修改的部分我会在音乐厅内进行。这件事发生后连续几天,毕勤不断的告诉Wilkinson:「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办到的,和EMI
                  录音时,我们从来没第一次就弄好过,他们的工程师老是改变麦克风的位置。
                  包尔特爵士与佛汉威廉士
                    包尔特爵士是一另一位经常和Wilkinson 合作的指挥。第一次合作是1952年,在Kingsway Hall
                  录制全套佛汉威廉士的交响曲。这是最权威的演奏,因为作曲家也参与录音的过程,对音乐提供正确的意见。Wilkinson
                  记得有一次在控制室听录好的带子,听到一半的时候,有一股高频啸声让他担心不已。可是等佛汉威廉士离开以后,那声音也跟着消失,原来是佛汉威廉士助听器的音量调的太高。
                  史托考夫斯基
                    史托考夫斯基是另一位和Wilkinson
                  合作过的指挥。史托考夫斯基是什么都是插一手的人,有一次他要求要亲调整平衡控制,Wilkinson
                  的同僚说:「当然好,大师,只要你愿意让我出去指挥,你就可以住来调整平衡」。史托考夫斯基很情绪化,也不能容忍别人的批评,有一次在Walthamstow
                  录音的时候,有两位录音组的成员在后面讨论音乐而被他听到,在他的坚持之下这两个人只好离开。这件事是发生在1961年,RCA
                  的CharlesGerhard 制作「Inspiration
                  」这张专辑时发生的。1963年史托考夫斯基和CharlesGerhard
                  再度合作为读者文摘录柴可夫斯基的第五号交响曲时,两人约法三章,第一,乐团位置的安排由Gergard 和Wilkinson
                  全权决定,第二,现场以两声道录音,事后不再处理,第三,要通知控制室中的Gerhard 任何动态的变化,让Gerhard
                  能事先准备。
                  萨巴达
                    另一位也曾令Wilkinson 头痛过的指挥是萨巴达(Victor de
                  Sabata)。他以喜欢调整麦克风的平衡出名。这是在四十年代,录音还是刻在蜡片。第一次录音以后,萨巴达要求Wilkinson
                  调整麦克风的平衡。Wilkinson 早已耳闻他的难缠,所以顺从他的意思调好
                   。这一次声糟透了。就这样反反复覆调整好几次之后,萨巴达终于承认还是原来的最佳。
                  令人头痛的歌手脾气
                    至于和Wilkinson
                  合作过的歌手也是不胜枚举,包括国际知名的琼.苏沙兰、提芭蒂、帕瓦洛第、弗拉戈丝塔、妮尔逊、普莱丝、皮尔斯和最近的蒂.卡娜娃。本来艺术家的脾气都不小,歌手又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群,录音录到一半负气出走的例子自是不少。他们通常把声音不好的责任推给录音工程师,而不是他们当日的嗓子不好。这时通常由制作人出面作和事佬,一旦他们回心转意,通常反而更认真。Wilkinson
                  认为他们心里也明白,开始是自己不好。
                    Wilkinson 还记得他在Kingsway和Galina Vishnevskaya
                  合作的经验,当时他采用三度空间录音是除了女高音外还包括一个正常编制的乐团、一个小型的室内乐团、两个为各
                   处一方的男歌手,和一组儿童合唱团,各自有单独的麦克风。Galina Vishnevskaya
                  不了解她为什么被单独挑出来,而不和其它的歌手一起。Galina Vishnevskaya
                  说什么也不肯妥协,最后Wilkinson
                  只好再加一支麦克风在另外两位男歌手的位置。由于部分录音已经以原来的方法进行,所以花了Wilkinson
                  很多的功夫才保存原有的音效。
                  后记
                    Wilkinson 在1980年宝丽金合并Decca 以后就打算退休,他最后一次录音是RCA
                  1983年在Kingsway Hall 和Charles
                  Gerhardt为国家管弦乐团演奏约翰.威廉斯的「绝地大反攻」,尔后就不再有新的录音出现,因此有心的爱乐人让好好把握机会,收集欣赏他那珍贵与身价不凡的录音!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5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片片情深

文·【小杨】



马六甲,一个炎热的下午。

我躲进国光唱片行避暑,当时的顾客不多,刚好看到一个人拿着整箱的CD在“埋单”。我心想,能够一口气买那么多CD的人不多,通过国光先生的介绍,原来他就是我一直想要结识,目前定居英国的郑继炳先生,英文名为Richard Tay(小弟曾在第17期的《视听艺术》第100页提及此君)。我心想此时不把握机会采访,将他那特殊嗜好公诸天下,更待何时?!于是贸然向他提出采访的要求,郑先生也以良好的风度和雅量接受小弟的要求!

以下笔者简称“杨”,郑继炳先生简称“郑”。

杨:你能否简单谈谈关于中国国语旧歌的历史背景吗?

郑:这些歌曲能流行的原因有三大因素,首先是受电影的影响,30年代开始出现的有声电影立刻成了人们时髦的消遣,也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闻。当时的电影特征就是不断地以音乐和歌唱来配合影片里的故事与情节,仿佛成了一种传统。50年代可说是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几乎可以说是逢片必歌,如由罗维导演,葛兰为女主角的《金凤凰》,当她在河边洗衣时唱《洗衣歌》(原名为《浣纱溪》),回到家后则唱《晚餐歌》……当时最受欢迎的女角钟情,在她的戏里则几乎都是从头唱到尾!

另一个因素是歌舞团的风行。30年代的上海有个明月歌舞团,曾于1937年来新马等地表演筹钱抗日。当时著名的电影明星如龚秋霞、白虹、王人美及周璇等人都曾明月歌舞团的歌手。她们都是歌影双栖的明星,都具备歌唱实力。

此外白俄人的加入,使得音乐水准提高,他们一流的弹奏手法,使到当时的歌曲具备艺术价值,配乐分外吸引人!如白虹所唱的《郎是春日风》和姚莉所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等。

杨:为什么你会喜欢旧歌,是受谁的影响呢?

郑:1954年,我母亲和几个朋友在马六甲的吉里望海边合股开了一间名为海景的夜总会。当时著名的女歌手如梁萍(唱红过《少年的我》、《昭君怨》及《春来人不来》)、李晶洁(《流水寄相思》的原唱者)等人,分别在夜总会里驻唱了三个月,一个月的酬金是一千元(当时一名书记的薪金才大约四十元左右)。60年代,举家适往柔佛州北部昔加末小镇的一个树胶园丘里,当时尚未有电视服务,家人的唯一娱乐就是用收音机听音乐。到傍晚六钟园丘才有获得电流供应。当时还小的我到来电时最高兴,因为又可以听父亲的唱片了!由于父亲是个乐迷,逢片必买,出门时车上还装有一架能播放唱片的唱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每天都有机会接触到百代的唱片,加上父亲有个习惯,那就是一张唱片听了几个月之后就把它冷藏,而负责收拾的工作便落在我身上,结果养成我收藏旧唱片的嗜好。

杨:你喜欢大量收藏旧歌唱片,是否曾到过国外寻找它们?又有哪件事是你在收集过程中最难忘和最开心的?

郑:在大马,我曾厚着脸皮去到怡保、槟城、亚罗士打、麻坡、东甲、昔加末、新山、古晋及山打根等地,选一些自认为有可能存有旧唱片和旧明星书报(他的另一个嗜好)的古董店或商店询问。当然也不庭任何机会去到当地一些华人新村住家寻找,在那儿,往往引起人们的猜疑……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在海外,我曾在香港住过,也到过中国、台湾、泰国和新加坡,欧洲的爱尔兰、挪威与荷兰,地中海的塞浦路斯,中东的巴林,甚至远至美国和巴西等地。

最令我难忘的事情发生在1988年,我在曼谷唐人街的一间旧商店里以每张二十泰铢买到两百多张旧百代七十八转唱片,真教人欣喜若狂,但哪里知道回国时在吉隆坡半路发生车祸,唱片全给碰碎了!这次意外让我伤心了好一段时期,之后痛定思痛,继续奋斗!皇天不负有心人,现今我拥有许多40年代的丽歌,胜利、百代等牌子和50年代的乐声、HMV(狗标)和天使等公司所出版的旧唱片。

杨:现在的百代与宝丽金公司是怎样认识你的?为什么他们会找你协助出碟?

郑:1991年,因为香港艺术节里的多套旧电影(如由李香兰主演的《万世流芳》,在戏里她演唱的《卖糖歌》等掀起一股怀旧风潮,令百代与宝丽金公司等都先后有意重出旧歌以配合市场的需求,可惜母带却残缺不全,他们从圈内人士口中得知我是一名收藏家,于是便先生找我提出要求,而我也认为此举乃是让世人重新认识华语旧歌的大好机会,于是无条件地给予各种他们所需要的协助,我也希望能与对旧歌有兴趣的朋友一起分享过去实力派的歌声!

杨:现今有不少的歌手们翻唱旧歌,对于他们的唱法,你觉得怎样?

郑:这是个好现象,证明好歌是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原唱者的唱腔与技巧,尤其是在30至4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不安定的动乱时期,那时所创作的歌曲大都反映了时代的沧桑。由于原唱者都身历其境,不是现今的歌手所能比拟的,如吴莺音所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周璇所唱的《诉衷情》和李香兰所唱的《恨不相逢未嫁时》等,能够让人非常投入!

杨:相信大家都很有兴趣知道,你收藏了多少张唱片与CD?

郑:七十八转的华语唱片有1000多张,四十五转的中英文或外语唱片有5000多张,三十三转的中英文或外语的唱片有13000多张。近几年来,我才开始收集CD,目前大约有3000多张。

杨:哇!实在令人神往!甚至还能让我逐渐感染到逝去已久的春花秋月气氛!你的经历就像发烧友所走的发烧路程一样,不单只是出金钱而已,还要有坚韧不拔,不怕被骂、不怕被笑的精神!最后我要再一次感激你接受我的访问,令我获益不浅,谢谢!

郑:别客气,那我也预祝你和《视听艺术》的读者们,有志者事竟成!

Richad Tay虽是旧歌的拥护者,但他却健谈而不保守,有如一名彬彬有礼,好学不倦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讲究原则(你可想象得到四处寻找旧唱片时所碰的钉子),坚持到底的收藏家!连宝丽金与百代也请求他给予协助,可见他对旧歌的认识与接触非同一般。

最后,请读者朋友们猜猜Richard Tay的年龄,请别吓倒,他今年只不过35岁!

schiff 发表于 2006-10-24 15:5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平横乎?24Bit乎?


"123胡言乱语"之一:谈平衡

家用音响用平衡到底好不好,也许大多数人认为好。但我确不这样看,我认
为关键是平衡电路是否能做到一致,如果能做到我相信一定好。
平衡的好处是可以消除共模噪音,像长线传输必须用平衡,否则干扰信号太
大。谓平衡最终都要转为非平衡,转换过程很简单,去掉相同的信号,留下不同
的信号。关键就在这里了,如果平衡的两个信号到达转换点不一致会怎么样,结
果也很简单:消掉了部分有用的信号。前面帖子谈CD机平衡问题讲为什么DENON
(或许TEAC也是)不平衡到底。我想其中的奥妙也与"一致性"有关系。大家知道,
电容很难做到%1的误差,CD机的低通滤波器又需要较多的电容,电容进行配对可
以满足要求,欧美小厂贵价机"可能"这样做,但需要量产的日本大厂就无法做到。
所以,日本部分CD机普遍采用信号一出DAC就由平衡转非平衡的方法,这里平衡的
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在DAC在数模转换过程中的产生噪音信号。
平衡好不好,关键就在是否做到一致,不一致就会有损失!
相对而言,由于前级、功放的信号通路不需要什么电容(电路中的隔直电容
对速度影响较小),所以如果是平衡电路,变换速度容易做到一致。当然,如
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就不能不视而不见半导体速度问题。很多人鄙视用OP
做反相器的假平衡做法,看不起假是因为再快的OP,也有时间延迟问题。客观的
讲,它也不能算是"假",如果后面接的是长线传输,假平衡还是很有用的。如果
要我必须这样设计电路,我会在用一个OP做反相的同时,再用一个OP做正相处理,
以达到正负信号一致。当然利用平衡的某些不足,做出一种声音,也没准声音变
得"好听"!?
音响器材中大多数的平衡输出相对非平衡输出电平要高6db,"声高有理"会取
悦很多人。
如果不是好平衡,就是真平衡,我劝大家不要用!


"123胡言乱语"之二:24bit还是16bit?44K还是96K?

先发一点"牢骚",做为发烧友真是没有办法,你稍懂一点音响,就会有这
样那样的人找你咨询。开始还有一点"陶醉"感,后来就觉得真麻烦,是觉得解
释起来比较麻烦,因为很多人听不动你的解释,最后干脆几句话概括完事。言
归正题,事情要从我朋友买CD机说起。最近我朋友的朋友买了一台CD机想让我
谈谈看法。开始都是好好的,后来他告诉他那台是24BIT的,因为我知道他那台
不具有真正24BIT能力,所以我脱口而出说"不是",这下麻烦来了,解释来解释
去,最后还闹个似懂非懂。我知道为什么他不太信我,因为他相信广告!
感谢DVD,因为自从有了DVD,24BIT/96K就开始"深入人心"。16bit/44K的
CD机可算是倍受打击。CD机沉默几年忽然发现这里还是有文章可做。于是乎,
多数国内的、部分国外的CD机纷纷标称24bit/96K,很多发烧友也随之响应,一
时间,买CD机都要问没有24bit/96K。
这次我就想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我尽量少用技术词汇以免不太了解这方
面的朋友不易看懂。
大家知道,CD是以44.1K/16比特格式记录的,这个格式是1981年PHILIPS和
SONY共同制定的,44K是指记录的频率,16比特是指以2进制为单位的记录长度,
16比特的最大变化范围(也可以看成精度)换算成十进制有65536个变化。44.1
K也叫采样(抽样、取样)频率,用Fs表示。数字录音和CD编码转换技术,经过
了20多年发展,已有很大变化,早期数码录音效果和现在数码录音效果已有较大
不同。不过,不管录音采样频率有多高,采样数据有多长,最终记录到CD中都会
转换44.1K/16比特这个格式(准17比特长度的HDCD格式另当别论)。
也许有些人现在就讲,那些有24bit/96K功能的CD机是将16/44提升到24/96上
来,说得没错!关键我想谈的是:有!还是没有?仅指24比特这点,我的了解是:
现在大多数CD机没有此功能!多数是利用使用具有24BIT/96K功能的数字/模拟转
换器(DAC)来"鱼目混珠"。24bit/96K是什么?是表示能接收这个格式,能接收
这个格式并不代表能将16bit/44K提升到24bit/96K。
现在的CD机在数字/模拟转换器前都要用一个叫数字滤波器的东西,数字滤波
器这个叫法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我认为这个叫法不确切,或者说不完全,其实
叫数字处理器(DSP)也许更好一点。数字滤波器功能分两种形式实现:软件和
硬件。有意思的是,当用软件实现时,就叫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
ssor);当用硬件实现时,就叫数字滤波器(Digital Filter)。
数字滤波器功能描述起来比较复杂,我只想谈其中一项:插补(插样)功能,
所谓插补就是在两个原有数据中增加多个数据以填补间隔空白,现在常见的有4
倍插补和8倍插补。4倍插补也就是在两个数据中间增加3个,8倍则7。记得在刚出
现插补功能时,都叫超倍取样,这个叫法也不正确,取样让人容易和录音时的取
样混淆起来。如何插补有各种技术,可以说得天花乱坠,在此不做评论。举一个
简单例子,1和5之间,如果以平均值算法做4倍插补,很容易得出插补2、3、4。
联系到后面的DAC,有插补数据就必须要有转换,4倍插补后的DAC转换频率就要
有4×44.1=176.4Khz,8倍则352.8Khz。如果不谈插补精度和"无中生有"问题,4
倍插补和现在新的SACD或DVD-ADUIO记录格式取样频率相同或接近,一个是2.822
4Mhz,另一个是192Khz。(16×176.4Khz=2.8224Mhz)。所以,看CD机其中的转
换频率指标,看有几倍插补就可以了。关心接收频率没有太大用处,因为CD记录
频率是44.1K,现在的CD机最小也是4倍插补,大多数是8倍。如果以CD谈96K,真
不知从何谈起。想起以前别人看先锋DVD机S9使用1702说它不可能有96K,显然他
没有搞清滤波器与DAC关系问题,1702没有24比特是对的,但转换96K一点问题没
有,只不过前面的数字做4倍插补,4×96Khz=384hz(由于DAC转换频率都有一定
余量,所以超过352K没有太大问题)。
继续谈对24比特看法,前面讲了简单的插补方法,但是,如果是1和2之间又
如何插补?按取平均值算法,由于不能用1.25、1.5、1.75表示,所以,只能得
出1、2、2,转变成模拟波形显然就有线性失真问题。用增加比特数的方法可以
解决问题,可事情不这样简单。如果考虑线性问题,两倍插补就要将16比特增加
到32比特,4倍要64比特,做起来显然行不同。如何以少量比特数进行提升,这
里,比特再分配技术就成了关键。考虑到商业因素,由于硬件实现起来难度较大
,所以,就引入高速DSP进行软件处理,至于如何处理属于秘密,不是我等人可
以了解到的。
由于现在大家使用的CD机基本都是硬件数字滤波器,到底有没有提高比特数
功能?
据我所知,单独数字滤波器功能芯片基本有这样的功能,例如PMI100、NPC58
4X等,不过也就是提升到18至20比特,个别号称能提升24比特,如DENON DVD500
0使用的那颗NPC芯片,还有ALPHA9自己的什么FPGA,其实FPGA无非是一颗可编程
逻辑,常用于工业控制,也拿这个来吓人。dcs东西是很好,但没有高速DSP,用
硬件是无法达到dcs真正的水平。至于PHILIPS和SONY的东西有没有此功能,我不
太了解,似乎从出现1bitDAC那天起他们就不再关心谈比特数问题,而更多精力放
在1BIT技术上。
对于将数字滤波器和DAC集成在一块芯片的廉价DAC,根据我理解至少到现在没
有比特提升功能!例如BB1716、CS4390、NPC587X,它们与PHILIPS和SONY一样,
重点在低比特转换(类似1bit技术的delta-sigma)技术上。能接受24比特表明,
如果进入DAC的数据如果是24比特,就能转换相应模拟数据。但是,进入DAC的数
据如果是16比特CD数据,能转换出也就是16比特相应模拟数据。
对于多比特DAC,就要看前面数字滤波器能力了,像现在"自我感觉"很好的17
04,如果前面是20比特的数字滤波器,它与1702一样,也只能转换20比特精度。
上BB网页看1704说明,曾经对1704设有20和24比特切换方式百思不得其解,当看
到有人用1704做CD机时才恍然大悟,我的理解是要想发挥最大比特数自动调整(
MSB TRIM)功能,还必须设置成20比特格式。
朋友们,千万不要被一些数据所迷惑(有点苦口婆心的感觉)。就CD而言,
管它什么24比特,什么96K(估计再往后该是192K了,因为192K的DAC现在也是大把
),关键声音好,制作精良,质量有保证,16比特,就是4倍插补也有好东西!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