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京东旗舰店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4842|回复: 40

同一录音,CD\LP播放对比体验

  [复制链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发表于 2020-12-14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坛子里针对黑胶的非议很多,尤其普兰老师的加入,有理有据,且有实际经验,似乎是一锤定音:黑胶再不值得留恋。事实果真如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兰是发烧界名人,见多识广,且功底深厚,他的发言具有参考意义。因此我也进行反思,现在还在不断的购入黑胶唱片是否理智?同一录音,黑胶比CD的音质是否差很多?为此,特意从唱片柜中挑出我自认为比较经典的七张唱片(分别有黑胶和CD),体验一下实时播放对比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挑选的唱片如下:
1、由卡萨尔斯、蒂博、科尔托演奏的贝多芬《大公三重奏》,1928年的录音。
微信图片_20201213210037.jpg
2、巴克豪斯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1955年录音。
微信图片_20201213205938.jpg
3、哈斯基尔演奏的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1961年录音。
微信图片_20201213210047.jpg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4、米开朗杰利演奏德彪西的《意象》,录于七十年代。
微信图片_20201213210004.jpg
5、李赫特演奏舒曼和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录于七十年代。
微信图片_20201213205957.jpg
6、《荷路维兹在莫斯科》,录于八十年代,数码录音。
微信图片_20201213210016.jpg
7、阿劳演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录于八十年代,数码录音,DMM出版。
微信图片_2020121321002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6710

帖子

151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7-3-2
发表于 2020-12-1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静候比较结果

点评

多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5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皈依 发表于 2020-12-15 09:07
赞!静候比较结果

多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组唱片分两天听完,这是头一次比较认真的比较两种唱片的差别。
之前也大概知道他们的不同,直觉上感到黑胶容易亲近一些,若问为什么?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听完这组唱片,基本上形成了内心的确认,就是直觉不会欺骗我们。我们选择什么音源听音乐,凭喜好就可以了,那种音源更另我们倾心,就听那一种,那些复杂的电声理论和指标其实是无需顾及的。当然最求极品音色的老烧肯定不会认同,可是,谁能说得清楚,所谓极品音色到底是些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的听音感受,虽然声音的感觉很难用文字来表达,不过既然上论坛,就勉为其难说一说吧。
第一组唱片,黄金三重组奏演奏贝多芬的《大公》。录于1928年,属于SP时代的录音。九十年代初EMI发行了一个 R eferences 系列CD (现在知道同时出版的还有lp),全部都是单声道历史录音,其中最古老的大概是这一张了。历史名演,虽然不乏欣赏价值,音效就无法恭维了,尤其小提琴的音色完全走样。后来购入的这张LP是1970年出版,初次试听就感觉好很多。(有事外出,待续)

补充内容 (2020-12-16 21:22):
对比以后更清楚两者的差距了,简单地说同是古董录音,lp的保鲜度要好一些,呈现的细节多一些,当然对那个年代的录音不能苛求。

补充内容 (2020-12-16 21:31):
类似的单声道唱片有不少,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都有,印象中lp比cd都要好一些。到单声道的后期几乎可以同立体声比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第三组同属立体声早期的录音,两者音效已经差别不大了。感觉cd的声音较为丰满,乐队合奏很有气势:而lp则在音色和细节上胜出,尤其钢琴声部层次清晰,泛音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第五组,同属七十年代的录音,都是演录俱佳的精品。无论cd或lp都制作精良,音效出众。尤其是米氏的德彪西,超凡入圣的演绎,可能是世上最美妙的钢琴声了。如果不是实时对比,很难说出cd与lp的不同。如果硬要说出他们的差异,感觉cd的声音干净利索一点,lp的泛音丰富一点; cd的声音完美,lp 的声音性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uartett 于 2020-12-16 23:37 编辑

第六、第七组,都是数码录音,其中阿劳演绎的《皇帝》是DMM制版。这两个录音的cd之前听的太多了,所以lp买来以后稍微试一下音就收起来了。原以为都是数码录音,不会有什么分别。实时对比之下,才知道cd还是cd,lp还是lp;基本上可以引用上两组唱片的评价。
到这里生出一个疑问,所谓“数码声”与“模拟声”到底分别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6710

帖子

151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7-3-2
发表于 2020-12-17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分享。
很多玩LP系统的发烧友认为,黑胶在所谓听感的“柔顺度、自然度、泛音”等几个方面比CD更出色,特别是黑胶唱片的品质(录音、制作及成色)在比较优质的情况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声道的录音,肯定是LP较好,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出品。不过这些古董需要彻底清洗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立体声的模拟录音,各有千秋。尤其是早期的录音转制成CD, 通过数码化处理后似乎声音更雄厚宽阔,比如RCA的“生猛立体声”系列、迪卡的经典系列,很受发烧友喜爱。不过与原版的LP比较,细节方面稍有缺失。数码录音,CD与LP音效已经很接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19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9-9-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uartett 于 2020-12-18 15:43 编辑

最后谈一下对数码录音的看法。音响论坛上经常看到“数码声”这个词,有些烧友(尤其是玩胆机的朋友)认为CD播放有“数码声”,需要通过音响来较声。可是我从数码录音的LP上却听不出与后期的模拟录音有太大的分别。所以我以为所谓的“数码声”很可能是播放机的问题,或者是cd制式固有的问题。 我猜想高规格的数码音源(如DMM刻板所用的音源)加上高规格的播放设备出来的音色应该是超过lp的。数码录音肯定是音乐出版技术的一个巨大进步。当然,我们在分享数码技术优点的同时,不能放弃浩如烟海的模拟录音,毕竟模拟的时代正是古典音乐演出和出版的黄金时代,这就是我喜欢黑胶的主要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643

帖子

13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4
注册时间
2003-11-22
发表于 2020-12-1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没有错 于 2022-1-16 15:22 编辑

         早期的CD 多是模拟录音的,所以才有"AAD"," ADD"的说法, 从信息量上说, CD的 信息量是不足的, 特别是高频, 不然也不会有针对的推出 HDCD ,XRCD,DSD CD--SACD了 !!!  
   
         特别是人声早期宝丽金"大棉"版的 邓丽君磁带(严格说是卡带) ,听感都明显好过CD

      SONY 公司的工程师发现CD格式保存录音资料不合格, 所以开发出DSD, 专门用来保存录音!!!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4-5-3 14:25 , Processed in 0.17089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