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京东旗舰店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家电论坛 门户 查看主题

从JBL S4700到KEF reference 1 meta,我的系统调整之路

发布者: nsx-r | 发布时间: 2024-3-10 02:46| 查看数: 9497| 评论数: 87|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nsx-r 于 2024-3-13 16:25 编辑

系统调整带来的视觉风格变化
ref1-1.jpg
4700-1.jpg
ref1-2.jpg
图2.jpg

一、由来  关于JBL S4700
      
  自打买了JBL S4700,经过不断调整,不说已经完全发挥了S4700的效果,但至少已是推得七七八八算是能听了。然而时隔多年,当初买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与家装环境的搭配,现在弄完新房装修原想着把箱子搬过去继续用。搬之前也想着可能不怎么搭配,但当真正把箱子搬到新房的时候我傻眼了,过于不搭配!颜色和造型倒也还其次,主要是S4700过于巨大,相比于我4*5米出头的客厅,显得过于压抑。越看便越觉得过不了这个坎儿,加上家里人也是这个看法,所以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趁搬家把主系统的箱子给换了,尽管对声音并没有什么不满,权当换个口味。

    说到S4700,毕竟听了这么多年,还是非常熟悉且有感情的。当初买的时候是因为对于爵士乐的喜爱,毕竟没有听过美式大号角,没有感受过15寸大纸盆的爵士发烧路是不完整的。S4700经典的JBL两路扩展型设计在这个价位上正好提供了两者,设计操刀人更是JBL大师Greg Timber……尽管出于成本限制与更高端的4365 4367 9800 9900比有着种种的不完美,但个人觉得在这个价位上已经做到的非常优秀的权衡了。大号角高指向性的声音带来的直接感和锐利感在表现爵士乐的现场氛围和交响乐的气势方面非常出彩,尤其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么大的箱体居然能实现宽阔的声场和精准的定位。此外,S4700搭载的2216ND低音单元也是一绝,低频失真低到离谱,比很多所谓的hi-end过之而无不及,对于低频确实口径即正义。另外就听感而言,2216nd的低频节奏清晰,尤其是表现爵士打击乐solo,节奏交代得清清楚楚,完全没有含混过关的意思。
    关于S4700的搭配经历,我先后使用了Hypex NC400大功率大阻尼超低失真的D类后级、LuxmanKT88推挽胆机、Cambridge Edge W XA类(一种特殊AB类)后级,听感上算是各有千秋吧。Hypex D类这种大功率强控制的功放推动下,整个声音高中低频都线条明细,节奏紧凑,但对于本身中频就不丰厚的S4700来说,中频更显的轻薄了,听交响乐可能完全无问题,甚至可能还有点爽,但是对于人声来说就缺乏耐听度了;而LuxmanKT88,虽然功率不高,但由于4700高达94db的灵敏度因此大声播放也不在话下,而在听感上似乎走到了hypex的另一面,声音非常生动,尤其是人声栩栩如生,对于播放清唱,弦乐器独奏之类的小品可谓非常有感染力,但是涉及到多乐器合奏以及大动态就不灵了,就一个字,乱;最后到Cambridge,算是最后权衡后的一个折中,声音总体来说比hypex稍微厚润一点,控制力规模感则明显好于kt88,代价就是速度感和爆棚的能力是比hypex差,也不可能有胆机那种近乎夸张的生动感……但我终究是不可能只听一种音乐。

最新评论

nsx-r 发表于 2024-3-10 03:15
本帖最后由 nsx-r 于 2024-3-13 14:39 编辑

二、选择   关于Focal sopra N2KEF reference 1 meta
      
   既然换箱子的起因是装修的搭配,那么在选择新箱子的时候肯定第一优先就是造型颜色与家装的搭配。其实在确定这两款箱子之前还考虑过不少其他的,但要么外观不合要求要么预算不够要么设计理念与我的喜好不合,而且就我个人而言,选择音箱更倾向于“大厂”,一是“大厂”技术实力足,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消声室、生产厂这些;二来大厂产量相对高,因此按道理讲能摊薄成本,性价比更高(当然纯属个人猜想),因此最终确定在FK厂之间选。
图3.jpg
Sopra N2的造型现代又不失优雅(上),其实第一眼就看上了,而且从soundstage测试来看,频率响应总体非常平直,且全频段失真都压得非常低,所以应该算focal音箱中声音比较中性的了,但无奈其价格较贵且体积大——本来出掉S4700的初衷就是嫌弃其庞大的体积,再来一个大的,一个坑掉两次实在说不过去……另外,从论坛 上烧友的听感经验以及测试数据看,Sopra N2的低音量是给的比较足的(尽管下潜有所欠缺),基于之前S4700在我客厅的表现反应出我那个客厅有强化低频的倾向,买回来若是轰头那就基本无解,因此放弃。
ref1-3.png ref1-2.png ref1-1.png
回到KEF Ref1M,这个箱子配色多所以可按照我的房间配色进行选择(上,部分配色),而且进化到meta版本后,海外第三方测试数据显示其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最难能可贵的是从论坛烧友的评论看,主观听感也较上一代改善,声音更活跃了一些,加上其堪称凶猛的低频,正好弥补从大落地过渡到中型书架的听感落差,因此让家里人选了一下颜色后就定下了。

(第三方数据比较取自soundstage、ASR、stereophile)

1、             频响  
在不与落地箱比低频的情况下,Reference 1作为一个没有dsp修正的被动箱,平直得无话可说(下)
ref1-f.png
尽管频响直不代表好听,但是至少代表声音非常中性(很合我胃口)。
强调解析也有,比如B家8*5D4(下)
805d4.png
在4k~16khz有个比较明显的凸起。
又比如E家S5*3(下)
s503-f.png
在7~20khz有比较明显的凸起。
做成柔和耐听的也有,例如像H家超5(下)
hl5p-f.png
在10khz以上是衰减的。


2、             失真  
Reference 1在耳朵敏感的中高频段失真控制非常好(下),但低频失真是其弱点,不过耳朵倒是不敏感。
ref1-t.png
同样的,失真低不代表好听,但低失真意味着音色准确。
作为对比,友商B厂的8*5D4在5-10khz有个相对较大的失真(下)
805-t.png
可能就是所谓的钻石味的来源。
题外话,小喇叭低频不光量感足失真也低的怪物有没有?有,E家的S5*3的低频就挺变态的,量感,下潜,失真权衡得非常好,哦不,非常牛逼!(下)
s503-t.png


3、             响度一致性  主要在于大动态时是否存在动态压缩,还是那句话,没有动态压缩不代表声音好听,但是至少可以说声音非常“老实”。同样的,Ref1M做得非常好,从70db一般音量到90db的大音量,50hz以上误差都不到1db(下)
ref1-l.png
感觉KEF的思路是寻找精确放弃调音 。
另,尽管友商B家8*5D4,14khz左右可能存在一定的动态压缩(下)
805-l.png
但是考虑到其频响本身在这个段有些隆起以强调解析,因此在大音量下衰减一下这个频段反而会显得声音耐听而不过于刺耳,如此想来也算是一种调音技巧(纯个人瞎猜)?
友商F家的Sop** N1操作介于前二者之间(下)
sopra-l.png
50hz以上压缩最多也就1db出头,而且压缩也是在其频响略微凸起的高频段,瞎猜也是出于同样的调音考虑。


4、             其他   
水平扩散、垂直扩散都很好,皇帝位宽阔(不是说位置坐偏了声场定位不变,而是说位置坐偏一点音色音准基本不会明显改变),脉冲响应和群延迟都还是非常好的。
ref1-ho.png
水平扩散,频响曲线斜率逐渐且非常均匀的下降(上)
ref1-ve.png
垂直扩散也相对均匀(上)
ref1-st.png
脉冲响应(上)
ref1-gd.png
群延迟(上)


5、             有点意思的  
从数据上看的难推,首先是频响上的实测83db不到的灵敏度(见频响图),好家伙,你得把音量旋钮开到多大?
其次阻抗与电相位图(下)
ref1-Im.png
电阻抗在150hz处最低能跌到3欧,而真正对放大器有意义的等效阻抗则是在36-48hz,200-300hz均跌破2欧,这后级电流输出能力得多强?尤其是你想远距离大声听歌的时候,谨防小功率放大器(胆机除外)削波伤喇叭!

nsx-r 发表于 2024-3-10 05:01
本帖最后由 nsx-r 于 2024-3-13 16:25 编辑

三、相处   安装、搭配、调整及老化(煲箱)

因为我选的颜色(高光白配香槟色)是现货,因此很快就到了,整个开箱还是很愉快的,包装设计合理,除了将音箱固定到原装脚架上的过程稍微有点麻烦之外,一个人操作非常轻松。
开箱1.jpg
首先是对于外观的印象,说实话,是低于预期的。当然也可能是我对这么贵的箱子期望过高,一是白色的光泽漆并没有完全的镜面效果,斜着看上去还是有些不平整的纹理;二是这个香槟色的金属中音单元,金属质感太强,不如高光黑配铜色以及高光白配蓝色的那种哑光质感显得优雅;三是正面板上祖传的金属贴的文字铭牌,感觉不是特别精致——你说都这么贵了,用激光雕刻一下不好?其他外观细节倒是不错,尤其是接线柱和背面的金属铭牌做工值得表扬,看起来倒像是这个价位的水平。
正面1.jpg
第一次出声,连接的是剑桥EDGE NQ+W前后级,信号线是金宝hero,喇叭线是两对金宝8pr做的双线。歌声出来的时候没啥特别的感觉,甚至有点平淡,不过低频的量确实足,从S4700换过来完全没有感觉到低频缺失;还有就是声音风格很柔和,但在柔和之下能察觉到细节——说来奇怪也很矛盾,尽管柔甚至有点肉,但我能听到以前在JBL S4700以及我次系统KEF Reference201.2上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些细节,看来这个箱子的信息量是足够的。但除此之外,初步的印象可能更多就是失望了:一是全频段的节奏感不好,似乎声音还没起来就已然落下,显得层次不分明;二是低频速度慢,确切的说是拖,有点低音追着音乐跑的感觉;三是中高频不够明亮锐利,线条没了;四是结像偏大,海外论坛上说起来这么牛逼的定位和空间感,咋我感觉结像和s4700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这个时候我是很怀疑自我的,这么贵的价钱,说起来这么好的测试结果,听起来就这?
之后就是漫长的各种摆位调整和搭配测试:比如把箱子从离后墙35公分拉到50公分;比如把聆听位的离轴角度各种调;比如把聆听位从离后墙40公分调整到离后墙110公分;又比如换上我的Hypex NC400 200瓦/8欧,阻尼上千的D类单声道后级;还比如喇叭线换成万隆的NEMOS3080+5080双线……主观听感也是时好时坏,总体是Hypex NC400好听于EDGE W,万隆Nemos好听于金宝8pr。就这样反复倒腾了一个月,直到最近,旧的喇叭线都已经出了一对了,新的喇叭线还在路上,我说新的装饰画到了把放大器和喇叭线归位免得乱糟糟的,于是按之前的布局放好,然后坐下来一听,惊到了,这尼玛声音不错啊!节奏出来了,甚至有点举重若轻的感觉,低频也不拖了,高频的明亮感锐利感也有了,结像也更小了,比起之前的配置甚至还是从双线连接降级为了单线。

思来想去,我合计着应该有几个因素:
一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就是单元的老化。期初我也是认为煲箱是一种玄学,是一个主观听音喜好去适应器材和环境的过程,然而就目前这个变化的程度,我认为仅仅从心理主观适应的角度不足以解释。随后我查了关于煲箱的种种说法,最后在KEF加拿大官网上看到一个来自官方的解释:大意是音箱在不断的使用中,单元的机械活动部分,尤其是弹波这种有机织物,会随着机械运动让其编织结构逐步松散以更好的适应单元的运动,且在低音单元上特别明显。对于这个因素的作用,我觉得占55%吧。 资料链接https://ca.kef.com/blogs/news/some-facts-about-speaker-break-in  
二是聆听位离后墙的距离,我反复试听了两个聆听位,距离后墙较近距离喇叭较远的位置,低频比较轰,中高音会暗淡含混一些;反之,低频的轰鸣会消失,中高频明显有层次感。这个因素可能占到30%。
三是剑桥EDGE W的热机,若干次我发现才开机的第一首曲子巨难听,又闷又糊,搞得我现在开机都先晾着,等至少一刻钟摸到散热器是温热之后才敢听歌,这个因素可能占15%吧。
这一个月来换喇叭线和后级的搭配也是有些小心得分享:
首先是hypex nc400(下)
nc400.jpg
这个后级比EDGE W低频更有能量感,而且不是那种散和糊的能量感,而是冲击力更强的那种,同时中高频也更犀利,但缺点是人声没有EDGE W那种略带一点的润泽,显得多了一分干燥。至于谁好谁坏取决于听音喜好了。
其次是喇叭线,个人觉得万隆nemos比金宝8pr更合适(下)
   nemos.jpg
8pr的声音更厚实,低频更多,但是线条感不如nemos,速度也没有nemos快(当然,不排除nemos的优势是因为只有1.5米,8pr2.5米)。要不是nemos只有2平方,做2.5米的长度我怕不够粗控制力不够,可能我就直接换nemos喇叭线了。现在海淘了一条qedXT25 bi-wire来做单线,还在路上,到了之后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补充:另外还想到一点,最初的喇叭线走线是穿过了Reference专用脚架S-RF1的喇叭线收纳管道,后来看到据说喇叭线穿越金属物可能对声音带来不利影响(即可能在金属物内造成涡流而损失传输信号),所以现在都是直接悬空,可能也是声音改善的因素之一。

now.jpg
nsx-r 发表于 2024-3-10 05:01
本帖最后由 nsx-r 于 2024-3-23 23:55 编辑

四、对比   与JBL S4700、与KEF Reference 201.2
       因Ref1M是S4700出掉之后买的,无法同场对比,且就算是在同样的环境,两个箱子也不大可能完全一致的摆位,所以S4700与Ref1M只能是记忆中的感受之对比了;至于Ref1M与Ref201.2,尽管现在同时在用,但由于家庭和居住的原因,Ref201.2在长辈的旧居,Ref1M在新家的客厅,其对比也只能是在不同的空间中的听觉印象……综上,本对比条件所限有较大局限性,我尽量说出真实感受,但主观是必然。

1、             S4700与Ref1M
ref1vs4700-2.jpg   
ref1vs4700-1.jpg
两者整体上的区别其实也是最直观的差异,就是前者偏清瘦,后者偏饱满,前者声音冷峻,后者声音中性略偏温暖。

       具体到三频上:首先高频,S4700因为是指向性大号角,所以中高频能量很足,敏感程度也很高,3米开外的聆听位听到的大都是直接声,所以有非常好的线条和锐利感。而Ref1M因为是同轴浅号角且通过kef标志性的冠状波导器进行了宽角度扩散,外加我客厅的天花和左右侧墙没有怎么做吸音,所以在3米的聆听位置上间接声就会过于多了,声音显得有些暧昧。但把聆听位置调整到2.5米左右以增加直达声的比重,就能获得比较好的平衡,此时高频微动态会很好,有着明确的空气感,尽管较S4700没有那么明亮和锐利,然而在细节的表达上反而更加精细,明显能听到很多之前未曾注意到的录音细节;再说中频,可能是15寸2216ND直接搭配2寸175ND高音的缘故,S4700的中频感觉是有些孱弱的,尤其是在演唱者的歌声不够饱满厚实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淹没在伴奏乐器之中,这也是我之前在声音方面对S4700最大的不满。而Ref1M的中频比起S4700明显厚了很多,并且能量很足,让我第一次找到所谓“密度很高”的感觉,如果非要说有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Ref1M过于中性,没有那种一耳朵惊艳的甜美;最后是低频,说来是很反常识的,第一耳朵我居然觉得Ref1M下潜比S4700更好?!另外在3米的聆听位上听S4700刚刚能做到不轰头,而同样的位置换上Ref1M就轰,后来换上hypex NC400虽然低频快点,但扔避免不了那种轰头的感觉,无奈只有把聆听位往前移动以远离后墙。我当时也纳闷,说是低频强,但还能比落地强?这不挺荒谬的?然后就找来S4700的官方测试曲线和Ref1M的官方测试曲线来对比看,先是把两个箱子的频响图放大到一样的刻度进行叠加,因为S4700灵敏度高达94db,Ref1M只有83db,因此两条线一上一下(下图)
refvs4700-3.jpg
再假设两个箱子在同样的音量下工作,即把Ref1M的音量调高与S4700一样响亮的程度,即向上平移Ref1M的曲线(下图)
refvs4700-4.jpg
结果发现从25Hz~60hz的低频Ref1M是高于S4700的!怪不得听起来是这个效果,所以那个刘汉盛的枪文说闭眼听Ref1M像是听落地也不是全没有道理的瞎说。难道S4700的低频就没有厉害的地方?也不是, S4700虽然无法提供像Ref1M那种下潜和能量,但其层次分明且带着明确的节奏感的低频到现在我时不时仍会怀念。


       从音乐类型的表达上来看:

       摇滚乐,比如我常听的皇后乐队,无疑Ref1M更擅长,毕竟有坚实饱满的人声撑住场面,摇滚乐才不会显得过于乱和燥;
       小品和弦乐,这个听得非常少,但是感觉也是Ref1M强,毕竟比S4700要润一些;
       古典交响,在没听Ref1M之前,我觉得S4700应该是强过Ref1M的,毕竟它很善于线条和层次的表达,而且空间声场以及动态节奏都非常棒。但实际听过Ref1M的交响之后,我只能说两款箱子各有千秋,Ref1M充满能量的底盘,管乐器和弦乐器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润泽……似乎也是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演绎方式;
       爵士现场录音,这个不得不说S4700还是更适合一些,毕竟大号角的直接和锐利表达的现场氛围感拉满,而15寸纸盆的敏捷和清晰简直就是打击乐器Solo的绝配;
       最后是口水以及老歌,这引出另一个有趣的事情:我那年近70的老母亲也来试听了一下我的新箱子,当然了,老人家也就喜欢听听邓丽君,蔡琴,还有各种所谓的发烧口水碟。刚放了不到一曲,母亲问,这个音箱是不是要柔一些?我说是的。听歌良久,母亲表示她觉得这个音箱要好听一些。我想是的,毕竟口水人声,中频密度为王;
       最后是一般流行乐,总体来说两款音箱各有特色,谈不上谁明显优于谁,唯独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首周杰伦的一路向北,S4700放出来可以说是不好听,然而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Ref1M放出来居然是难听。




2、Ref201.2与Ref1M
ref2012.jpg    Ref1Mnew.jpg
       关于这两个箱子不得不说一下它们相似的背景:首先,两者都是Kef量产旗舰参考系唯一的书架,都搭载了跟量产旗舰完全相同的uni-q同轴中高单元;其次这两个箱子都是其前辈的完成体,或者说是决定版,Ref201.2是在Ref201的基础上抠细节作优化搞完善,相比前辈Ref201,Ref201.2最大的改进在于进一步完善了uni-q单元的设计,尤其是拓展了超高的延伸频率,所以能够取消外置超高,从而让整个中-高-超高完成了点音源的集成,而Ref1M也是在Ref1的基础上抠细节作优化搞完善,相对Ref1,meta版的也是重点在Uni-q单元上进行改进,修改了诸如悬边、驱动磁体等细节,尤其是加装了MAT吸音体,从测试数据看整个中高频率的失真确实是进一步的压制了(当然,在失真很低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失真,听不听得出来另说)。因此比较一下有着15年代差的两个决定版书架箱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情,看看这些年在声学技术上到底有那些进步,在听感上有哪些变化。
       说了一下两个箱子的背景,再谈一下我对这两个箱子在总体印象上的差异:
       首先就是气势,毫无疑问的,Ref1M的气势是Ref201.2所无法比拟,甚至是无法跟随的。说夸张点,Ref1M至少在量上已经有了小型落地的气势,而Ref201.2虽然在书架里也不算气势差的类型,但总体听下来仍然是很典型的“书架的声音”,你可以评判说作为书架有着不错的舞台气势云云,但你会很显然的把这种声音归类为书架箱的声音。总之,两者在气势上的差异之大,我想只要不是聋子,必然一听就明白,完全不需要AB对比。
       其次在声音的温度方面,二者是有一些明显可闻的差异的。尽管作为KEF的量产旗舰reference系列一直以标志性的中性的声音著称,但这两代箱子基于不同的时代技术和设计理念确实体现出了不同的温度的声音感受。为了方便表达,假设音箱声音最冷为-5,最暖为+5,我仅把记忆中听了很久的几个箱子在这个坐标上排个序以便直观理解:S4700 ,声音相对冷峻,大概在-3的位置上;Ref201.2,声音中正,应该在0的位置或者0偏负值一点,但绝对不超过-0.5;Ref1M,中正的基础上有着一定的柔和温度,应该在+1,或者不到+1,但绝对不低于+0.5。很多人看到Ref1M的高、中、低单元全是铝振膜会产生一种会发出冷峻声音的错觉,而事实听感上却是比PP盆+纸盆的前辈Ref201.2更温暖!所以不要用眼睛看声音!要用耳朵去听声音!
      谈完总体感受上的差异再继续聊一下两个箱子的三频表现:高频上可能Ref201.2是钛振膜的缘故,其锐利感和线条感是强于Ref1M的,而Ref1M在高频上更圆滑,更柔和,有点像初夏微风的感觉,咋一听容易产生不够明亮清晰的错觉(反复聆听下来发现其实并不暗),但是与这种感觉相违背的是Ref1M对细节的略带恐怖的揭示力,这种奇怪的感觉很像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听Focal 1008Be的铍高音的感受:现场录音中哪个位置带头鼓掌,吉他拨弦中的各种摩擦音,歌手发声的气息与口齿的动作……想不去关注这些似乎很难。就技术层面讲,我认为这种看似柔顺温和却展现大量细节的高音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具体到主观听感上就得分音乐类型分主观喜好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礼貌的表达方式,也未必所有人都喜欢“拿着放大镜看录音”,当然也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明亮锐利的线条。回到中频上,Ref201.2相对克制,不像Ref1M那样有着坚不可摧的中频密度与能量,但同样的,不那么密实的中频会给中高频让出一些空间以刻画声音的纹理,而Ref1M的中频密实(跟饱满还有点区别),几乎所有音乐类型上人声都不会出现发虚的情况。插一句嘴,尽管Ref201.2中频克制一些,但其中频的存在感无疑是强过S4700的,S4700有些孱弱的中频在人声表达上不能说差,只能说是非常的挑剔,对于部分流行乐的表达并不理想,奇怪的是对于比较缥缈一点的女声,比如手嶌葵、柴田淳,却意外的合拍。至于低频上,Ref201.2跟Ref1M就完全没得比了,二者的低频烘托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不过Ref201.2不那么震撼的低频也不是没有好处,在低频吸音处理不太理想的房间里,它不会影响全频段的清晰度和速度感,而像Ref1M这种低频足到跟落地有一拼的地步,如果不处理好摆位与低频的吸收,或者房间狭小尺寸不合理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低全频段的听感。
       回过头来看,这15年技术有进步吗?那显然的,无论听还是测,都指向着声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尽管这种进步并不像集成电路或者互联网一样是在飞速的质变。但是从主观听觉来说,技术进步带来的声音变化可能还是得服从主观喜好,毕竟现在拍一张照片不拉个曲线不上个滤镜都没人看,并不是所有烧友都喜欢彻底的原汁原味。同样的,这也解释了这几年有不少高端箱子在设计上喜欢在频响曲线上拉出一个两头翘的“V”字型,强化100hz左右的低频,强化7khz以上的高频,毕竟味道重一点并不就低人一等,原味派和调音派各有受众。


---------------------------------------------------------------------------------------------------
2024.3.23更新补充:
1、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在问KEFR3Meta和Reference1Meta的区别,一个是R系列的书架,一个是参考系列的书架。恰好我这两个箱子都听过,只能说不是一回事,首先在低频上就没得比,Ref1M的低频曲线几乎和R7M重合了(下图),R3M的低频算老几?只要没聋就不会听不出来。其次中高频,这两个区别确实没有低频的差异大,但圆润度,尤其是信息量,细细听来还是有落差的。不过考虑到两个箱子的差价,Ref1M必然是花了不少钱在用料、做工以及原产地这些逼格加分项上……然而话又说回来,hifi发烧友扪心问一下,哪个敢说自己完全不讲逼格呢?
R7meta ref1M.jpg
       2、对追求完美的一点念想:如果Ref1M低频能有ES503那颗低频的能力,如果灵敏度和阻抗再高一点,对放大器友好一些,如果高光漆面打磨得再蹭亮一些……我想差不多就是我心中理想的书架了。
       3、最近有朋友来试听,仅一轮就在我没有提醒的情况下明显察觉了剑桥 Edge W冷机热机的巨大音质落差,看来有剑桥Edge W的其他朋友在使用中务必多加注意。
chen2003 发表于 2024-3-10 08:02
再怎么玩,也不要从大的变小的,到更小    只有从大的变更高级的

点评

同档次的落地的低频带来的气势和规模感确实是好于书架的,但是这个有个前提,就是空间足够大——意味着更多更深的低频不至于导致严重的可听的驻波。然而我那个客厅尺寸仅有4 .2*5.3,对于像S4700这种低频量和下潜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0 12:53
wkwbj 发表于 2024-3-10 10:46
精致,理性, 品味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0 12:55
不再伤心 发表于 2024-3-10 11:16
楼主米人

点评

都是一点一点存钱以旧换新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0 12:55
hifisxf 发表于 2024-3-10 11:18
”电阻抗在150hz处最低能跌到3欧,而真正对放大器有意义的等效阻抗则是在36-48hz,200-300hz均跌破2欧,这后级电流输出能力得多强?尤其是你想远距离大声听歌的时候,谨防小功率放大器(胆机除外)削波伤喇叭!“
shall-we-dance 发表于 2024-3-10 11:45
电视墙那个洞口,是不是要补起来,不然声音不会凹陷吗

点评

那个洞口是因为照顾视觉上的通透感进行的装修设计,对于声学肯定是不利影响。不过那个洞口在音箱正后方,能扩散到箱子正后方的声音基本都是低频,顶天了有些低频偏中频,这部分声波从后墙反射回来肯定会左右有差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0 13:01
宁浦樵者 发表于 2024-3-10 12:39
从此贴来看,楼主明显还在寻找理由说服自己接受kef:从喇叭外观、听音环境、面积、驻波、及家人意见看法,甚至企图还通过罗列kef的各种数据、图表等等。

点评

误会了,你说的这部分这是在买之前做决策的过程,买了之后的搭配、听感以及调整还没来得及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0 13:19
nsx-r 发表于 2024-3-10 12:53
本帖最后由 nsx-r 于 2024-3-10 13:07 编辑
chen2003 发表于 2024-3-10 08:02
再怎么玩,也不要从大的变小的,到更小    只有从大的变更高级的

同档次的落地的低频带来的气势和规模感确实是好于书架的,但是这个有个前提,就是空间足够大——意味着更多更深的低频不至于导致严重的可听的驻波。然而我那个客厅尺寸仅有4 .2*5.3,对于像S4700这种低频量和下潜都在落地中算很少的箱子来说基本已经到极限了,在反复调整前甚至出现了轰头的情况,因此选择书架也是没有办法。另外,书架对于落地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小巧的箱体在同样的板材厚度的情况下会更加坚固,箱体谐振更小,因此声音会更“干净”;另外,更大的箱体往往更宽(也不全都是,比如KEF参考5和参考1就是一样宽),箱体太宽会强化高频的衍射效应,多少会影响声场定位。

点评

【JBL M2 202-03-09 3.5米聆听位录音 Jennifer warnes - The hunter】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t421L7SJ/?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ef281753a7a46874c5579b81c0dfa7fc 我的客厅也只有 3.2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2 14:31
nsx-r 发表于 2024-3-10 12:55
wkwbj 发表于 2024-3-10 10:46
精致,理性, 品味

谢谢`~~
nsx-r 发表于 2024-3-10 12:55

都是一点一点存钱以旧换新啦
nsx-r 发表于 2024-3-10 13:01
本帖最后由 nsx-r 于 2024-3-10 13:05 编辑
shall-we-dance 发表于 2024-3-10 11:45
电视墙那个洞口,是不是要补起来,不然声音不会凹陷吗

洞口是因为照顾视觉上的通透感进行的装修设计,对于声学肯定是不利影响。不过那个洞口在音箱正后方,能扩散到箱子正后方的声音基本都是低频,顶天了有些低频偏中频,这部分声波从后墙反射回来肯定会左右有差异,但是人耳对于低频的方向性是非常不敏感的,另外,拉远音箱与后墙的距离也会降低后墙反射声的干扰,所以就我实际听感来看,还好,基本感觉不到左右的差异。

P.s  那种音箱后边安装了高音喇叭来增加声场感的音箱可就千万不能这么搞后墙了,这种喇叭是需要后墙反射中高频的。
nsx-r 发表于 2024-3-10 13:19
宁浦樵者 发表于 2024-3-10 12:39
从此贴来看,楼主明显还在寻找理由说服自己接受kef:从喇叭外观、听音环境、面积、驻波、及家人意见看法, ...

误会了,你说的这部分这是在买之前做决策的过程,买了之后的搭配、听感以及调整还没来得及写。

点评

没有误会。现在买回来,只是你名义上掏钱抱回家来试听。真正的接纳,需要半年以上的反复试听和印证。最终觉得能够妥协和接受,不再变换、升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3-10 16:29

Archiver|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4-4-29 10:03 , Processed in 1.80275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